交汇点讯 12月24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广东珠海首飞成功。AG600与运-20、C919合称为中国大飞机“三剑客”,AG600的研制对我国民机产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AG600的首飞也牵动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师生的心,AG600总设计师黄领才正是南航1984级校友,南航也参与了AG600的研制工作。
“你是总设计师,要好好干。”
“这是一艘能飞起来的船,也是一架能游泳的飞机。”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航通飞”)副总工程师、AG600总设计师黄领才经常这样形象地向别人介绍他的“宝贝”。
AG600的最大特点是大、新、奇。它比A320的客机机身长4米,选用新材料、新设计标准,外观奇特,就像一只会飞的船,可说是“海陆空任我行”。
据央视网消息,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航通飞珠海基地总装车间听取情况介绍,其中就包括正在研发的AG600机头工程物理样机。
作为当时向习近平总书记介绍AG600的“解说员”,中航通飞常务副总设计师黄领才清楚地记得,习总书记关切地询问了这款能够满足我国森林灭火、海上救援等方面需求情况,并要求加快推进研制,早日投入使用,总书记叮嘱黄领才:“你是总设计师,要好好干。”
在AG600研制的数年间,黄领才每周工作七天是常态,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是常事,晚上都是10点后才回家,经过无数个“5+2”、“白加黑”,他用实际行动回应总书记的嘱托。
南航王牌专业培养的又一位总设计师
1984年,黄领才考入南京航空学院(南航前身)直升机专业。虽然已经毕业近30年,提起黄领才,曾担任黄领才辅导员、现任航空宇航学院院长夏品奇教授回想起他在校期间的表现仍是赞不绝口。
夏品奇表示,黄领才刚进大学时十分低调,看来有些默默无闻,但一件事让他开始关注这位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他每个周末都去爬紫金山,除了放假回家几乎从未中断过,风雨无阻。他不光是为了锻炼身体,更是为了培养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毅力。”
在夏品奇看来,黄领才能够不断取得事业上的进步,除了扎实的专业基础,与其在大学期间练就的强健体魄和惊人毅力密不可分,“他做事充满了激情,遇到了困难总是会以积极的态度去克服它,我经常用他的故事来教育我的学生们。”
大学毕业后,黄领才历经多个飞机型号设计技术研究工作,积累了大量的飞机系统设计技术和经验,逐渐在飞机结构设计、复合材料应用方面成为国内知名专家。从2009年开始担任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常务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带领设计团队攻克多项关键技术难关,为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的研制做出了重大贡献。
南航作为目前全国唯一的直升机专业,除了黄领才之外,还培养出了航空工业直升机总设计师吴希明、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所长洪蛟、航空工业首席技术专家邓景辉等数十位行业领导和总设计师。
南航科研团队助力AG600首飞
AG600成功首飞的背后,还凝聚着南航科研人员的心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轻型通用航空飞行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以中航通飞为总设计师单位,联合协同单位组成攻关小组,攻克了气动布局、复合材料结构布局设计、材料许用值等关键问题,共同开展了飞机水动力载荷计算、机腹部断阶设计和起落架机构优化设计等,为AG600飞机的研发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南航航空宇航学院张大林教授带领团队与中航通飞团队协作,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成功完成了AG600发动机滑油散热系统和发动机短舱通风冷却系统的设计、研制工作。此外,南航还有众多校友和科研人员参与了AG600的研制工作。
交汇点记者 杨频萍 通讯员 王伟
编辑: 陈彤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