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今天(22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节气,这也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那么,您知道30年前,在那个没有空调的年代,农民们过冬御寒用的是什么吗?今天就带您见识一番。
图中的这件老物件,是句容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村庄整理过程中,专门从农村收集上来的。该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地村民们将其称为“草窝窝”,是当年冬天句容农村村民们的“御寒神器”。现在几乎都找不到了,特别是年轻人几乎都没见过。
记者注意到,这“草窝窝”是用稻草编织而成,呈椭圆形如同半个巨大的花生壳。内里离圈底三分之一处还有脚板,俨然就像一个“土沙发”。
据村上老一辈人讲,这种“草窝窝”别看编织粗糙简单,但御寒效果还是不错的。使用的时候,脚板之下放置火灰盆,冬天的时候,“草窝”往家门口一放,老人小孩坐在里面双脚放在火盆上,火盆里偶尔还埋上俩山芋。边烤山芋边晒太阳,自然是十分惬意,而有时候农家妇女坐里面打打毛线,拉拉家常,这一个冬天就这样过来了!
采访中,当地的老者还告诉记者,当年的草窝可分为站窝、坐窝和睡窝,小的容纳一个人,大一点的草窝可以容纳两、三人。试想一下,能够同时容纳下两三个人的“草窝”,那又该是怎样的一种“神器”?
现如今,随着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冬天有了空调,小时候这样过冬的“御寒神器”,自然也就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不过,睹物思旧,大冬天面对这样的“御寒神器”,立马让你时光倒退几十年。
通讯员 杨志国 交汇点记者 万凌云
编辑: 曾力莹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