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冀文
王嫩的绘画世界是一个典雅、沉静、唯美的世界,一个充溢着浓郁的古典美学气息和深切的人文关怀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从宏大的历史叙事到点滴的生活日常,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是那么惟妙惟肖、生动传神,每一个场景都是那么静谧深邃却又亲切感人。而所有这一切,无不缘自于画家对“美”的孜孜以求。因为,在王嫩看来,“美”是艺术的至高准则。无论怎样的对象,怎样的题材,一旦被纳入到艺术创作中,就必须符合“美”的法则和具备“美’的特质。这也正是肇始于古希腊,缔造了西方古典艺术自文艺复兴至十九世纪这数百年辉煌篇章的核心要义。
正是秉持着这样的艺术宗旨,在创作《启明星》这类战争题材时,画家没有直接去表现战争的悲壮与残酷,而是选择了在战斗间歇的夜晚守侯黎明的女战士。她坐在身负重伤双目失明的战友身旁,独自望向远方渐渐明亮的天际,望向美好幸福的未来。画家以深厚的人文情感,赋予战争题材以如此富于美感和浪漫气息的诗意表达。这幅作品创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获得了“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六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最高奖,为当时刚步入而立之年的王嫩赢得了艺术上的成功!
作为王嫩早期的代表作品,《启明星》仍然是在综合了多种艺术元素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而在此后的创作中,王嫩则一心专注于对西方古典写实绘画的钻研。他凭借扎实的写实功力和深厚的学养,对历代西方古典绘画大师的作品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加以融会贯通并日臻纯熟。
《僾伲姑娘》一画充分体现了王嫩对西方古典绘画传统的回归。六位盛装的僾伲族少女,表情含蓄温婉,或正或侧、错落有致地站在一起,形成了优美的韵律节奏。华丽衣饰的复杂细节被刻画得丝丝入扣、井然有序,显示出画家表现细节的深湛功力。戏剧化的光影不仅将人物渲染得主次分明,且更加强化了作品的抒情气氛。整幅画面宛如一曲悠扬婉转的僾伲族民歌,将观者带入遥远的思绪。在这幅作品中,画家把对古典主义艺术精神的追求和对美的表现推向了更趋纯粹的境界。
如果说,对古典写实绘画的深入研究使王嫩成就了其个性鲜明的艺术表现语言。那么,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则体现了他独到的艺术表现视角。面对观念愈加多元,求新求异日益成为主流的艺术界,他一直坚守着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他坚信,现实生活是艺术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而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的关注,是任何艺术形式所必需具备的精神内核。离开现实主义和人文关怀,艺术必然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因此,王嫩无时无刻不在用他敏锐的目光,捕捉着身边那些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含深意的生活片段,通过对这些片段的艺术表现歌颂着这个繁荣和发展的时代。其中,《夜车》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夜车》描绘了三位进城务工的女青年,在夜晚的列车上,倚靠在座位的狭小空间里休息的场景。朴素的着装和简单的行囊暗示她们的身份,同时也在告诉观者她们此行的目的——去遥远的城市为自己争取更加美好的生活。她们疲惫的身姿却饱含着强烈的青春气息和对未来的憧憬。这是一个何其平常的场面,却被画家发现了其中不平凡的意涵,并且用画笔使之得到美的升华。《夜车》于2010年获“中国百家金陵画展(油画)”金奖,是王嫩将现实主义创作视角与古典唯美的创作理念相结合的又一次成功。
多年来,作为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的教授和硕士生导师,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王嫩一直保持着旺盛的艺术创造力,创作了大量精品佳作,先后二十多次参加各类国家级重要展览并获奖。随着他在画坛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也成为国家很多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的理想人选。
2018年5月5日,正值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由中宣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文联共同主办,中央编译局、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国家博物馆承办的“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中国美术家协会为此次展览专门组织邀请全国二十四位重要的代表性画家创作了一批反映马克思生平的绘画作品。展厅中,观众们都不约而同地被其中一幅作品所吸引,纷纷在作品前驻足观看并拍照留影。这幅作品就是王嫩创作的《终生伴侣——马克思与燕妮》。在高两米五、宽三米的巨大画幅上,马克思端坐在椅子上,气宇轩昂、目光深邃,站在他身旁的燕妮,手持书稿,端庄而高贵。两个人物被刻画得栩栩如生,形神兼备。更重要的是,对于这样一个为人们所广泛熟知的题材,王嫩再次表现出他匠心独具的创作智慧。马克思与燕妮夫妇的爱情之所以能够成为旷世佳话,不仅因为他们彼此忠贞不渝、患难与共,更因为他们还有着共同的事业与理想。而画家显然准确地把握住了这一点,选择了两人在工作中的瞬间,完美地揭示了这一深刻的历史主题,充分还原了人们心目中的伟人形象。古典写实的手法与题材达到了最佳契合,使作品更加具有经典意义。
对于王嫩而言,这幅作品的创作不啻为一次相当艰巨的任务。从他于2018年1月5日受邀赴京选定题目,2月5日再次赴京提交创作方案并通过审核后正式开始创作,到4月份作品全部完成,整个过程历时仅3个月。他能够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完成这样一幅巨制,也再次展现了他深厚的艺术功力。这幅作品在展览上引起了热烈反响,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盛赞。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副主席徐里评价这幅作品“是一张很经典的作品……代表了我们这个时代艺术家最高的艺术水准、艺术表现手法,所以,也是代表我们这个时代的!”
《终生伴侣——马克思与燕妮》的成功,再次证明了王嫩的绘画创作所特有的艺术价值。作为一位难能可贵的坚守者,他在迄今为止近四十年的创作历程里,一直执着于对传统的深入发掘和对现实生活之美学升华的不懈探索,以坚实的步伐践行着自己的艺术信仰,使古典情怀和人文关怀在他的每一幅作品中融合而成动人的交响。
——艺术简历——
王嫩,现为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油画艺委会委员,江苏省油画学会理事。
作品有24次入选国家级美展。油画作品《启明星》在1987年“建军60周年全国美展”中荣获优秀作品奖(最高奖项),油画作品《夜车》入选“2010·中国百家金陵全国油画展”荣获金奖,并被国家选送法国卢浮宫展出。色粉画《明镜》荣获“中国首届粉画展”优秀作品奖,2018年应中国美术家协会邀请参加国家重大历史题材项目“马克思题材绘画作品创作”,油画作品《终生伴侣》在国家博物馆《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展览》中展出。
编辑: 袁玉珍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