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今天(11月11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迎来110周年华诞,学院以“讲好苏农故事,倾情服务三农”为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今天上午,各界领导嘉宾、历届校友、校内师生欢聚一堂,共庆学院110周年华诞。
作为目前苏南地区唯一一所“农字头”高校,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创办于1907年的苏州府官立农业学堂,被誉为中国近现代园艺园林职业教育的发祥地。1912年起,先后改名为江苏省立第二农业学校、省立高级农业职业学校、苏州高级农业技术学校、苏州农业专科学校、江苏省苏州农业学校。2001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110年来,学校以“兴学劝农”为己任,积淀了“励志耕耘、树木树人” 的办学传统,凝练了“勤勉崇农、实干创新”的办学精神,形成了“和谐、务实、奋进、创新”的优良校风,为国家培养了7万多名各级各类农业技术人才,涌现出一批国内外著名的农业科学家、农技推广专家和优秀的管理专家,为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和“三农”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经过几代苏农人的不懈努力,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以园艺园林为特色,新兴与传统专业相交融的特色高等职业院校。
在今天上午的纪念大会上,领导、嘉宾、校友、国内外友好学校代表盛赞学院建校以来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保护与创新方面的突出贡献,表达了对学院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
与此同时,学院还举办了农业部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全国首批农业对外合作科技支撑与人才培训基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苏州)产学研基地、苏州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揭牌仪式。
值得关注的是,110周年校庆期间,学院举办了“苏农印记”主题摄影展,将前期通过摄影大赛、网络征集等多种渠道收集到的师生、校友摄影作品一一呈现,用光影带领苏农人穿越时空,回忆那段青葱岁月。返校校友们纷纷在展板前拍照留念,记录这一刻的兴奋与感动。
为加快智慧农业人才培养、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的推进,2016年学院牵头,联合全国有代表性的农业高职院校、农业龙头企业(园区)、物联网企业、相关科研院所及出版单位等组成了中国智慧农业教学联盟。11月9日,中国智慧农业教学联盟2017年年会在在果蔬智能分拣、大棚智能控制技术以及农业植保无人机项目的竞赛中拉开帷幕。怀着“让每一位学生在此拓展未来”的美好信念,学院坚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双创”热情,并将这种热情转化为“双创”活力和创造力。学院师生的20余项成果在本次2017“双创3Q”教学项目成果展上展出,鱼菜共生系统、3D虚拟种植、智能粮库等实用、新颖的作品令参展观众啧啧称赞。
学院地处苏州经济发达地区,学院的发展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脉搏共振,要满足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11月11日下午,苏州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发展论坛在学院课耕楼国际交流中心举行。论坛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问题进行研讨,积极探索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力求促进资源共享和“政、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努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城镇化发展事业做贡献。
学院被誉为中国近现代园艺与园林职业教育的发祥地,园艺专业自1912年设立迄今已有105年历史,为国内同类学校中最早。11月10日,第四届江苏高校园艺专业人才培养研讨会在学院召开,业界专家共聚苏农,对新时期园艺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和园艺专业建设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11日下午,学院与江苏吉打邦(印尼)农林生态产业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成共识,就校企联合共建印尼苏州农学院事宜签署协议。学院由此成为“吉打邦热带植物研究所”共同发起单位之一,进一步实现了“让世界了解苏农,让苏农走向世界”的美好愿景。
交汇点记者 盛峥
交汇点通讯员 肖阳
编辑: 苏彭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