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睢宁上下思想更加解放、政策更加灵活,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发展新路。近年来,该县先后获得全国“中小城市创新创业百强县”“中小城市投资潜力百强县”“科技进步先进县”,全省“农村改革试验区”“知识产权强省战略示范县”等20余项国家和省级殊荣。
睢宁县委书记贾兴民说,敢想敢干、敢为人先,敢闯敢拼、敢于亮剑,睢宁在发展理念、产业体系、乡村振兴、生态文明、改革创新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刻变革,用创新的思路解决好实践探索中的问题,用改革的办法推动发展质量的全面提升。如今,睢宁大地处处洋溢着想干事的精神状态、能干事的思路办法、干实事的工作作风。
沙集模式
以数字经济推动乡村振兴
10月26日,第六届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在睢宁召开。今年会议的主题是,“淘宝村未来之路:数字经济振兴乡村”。
电商是睢宁的“金字招牌”之一,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勇立时代潮头的睢宁沙集淘宝村,被称为网络时代的“小岗村”、淘宝“华西村”。
2011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批示:“要注意总结沙集经验”。
2015年9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莅临睢宁视察农村电子商务并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了农民网商的创业精神。
2016年10月,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前主席马云来睢调研沙集电商家具产业集群,高度认可“沙集模式”,并表示要将这里的产品和服务推广到全国甚至全世界。
近年来,睢宁着力推动“沙集模式”向“睢宁经验”提升,形成了东部电商家具、西南部小饰品、西北部特色农产品、中部传统店铺与网店结合的线上线下 “四大电商特色片区”,打造出1条产业带、2个县级园及6个镇级电商集聚区的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信息化带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振兴乡村的电商发展之路。
12年来,乘着数字经济的东风,睢宁沙集农村电商爆发增长,产值从零到90亿元,实现了淘宝村全覆盖。全镇有网店1.62万个、实体企业1700余家、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9万元。
“东奔西跑,不如在家淘宝。”这一口号响彻睢宁城乡。
截至去年底,睢宁全县网商专业从业人员达3万人,网店4.3万个,电子商务交易额实现216亿元,带动就业人口21万余人,电商增收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量超50%。全县淘宝镇、淘宝村数量均居江苏全省第一。
进入新时代,睢宁县提出乡村振兴电商化行动计划。大力推动乡村振兴+农村电商战略,全力打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睢宁样板。官山镇营养土、多肉植物,凌城镇压缩板,桃园镇汽车座垫、营养保健品,古邳镇毛绒玩具、地摊灯,李集小饰品,魏集镇、梁集镇特色农产品等均实现线上销售,且规模日渐增大。在传统电商、微商的基础上,发展了融合分享经济理念的睢宁本土“小布模式”。今年6月启动以来,全县18个镇(街道)已有3153户贫困户通过小布商城开通线上个人店,各镇扶贫总店收入达到38万元。
贾兴民说,睢宁加快电商产业从“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从“睢宁制造”向“睢宁创造”转型,不断朝品质化、专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睢宁在全国县域农村电商的旗帜性地位更加稳固,为更多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扶贫减贫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高党经验
以集中居住建设最美乡村
“从上海打工回家过年,我发现高党更‘高档’了!”今年春节,睢宁县姚集镇高党村村民吴雪花,用手机直播的“晒晒我的家乡”视频,通过网络传遍全国。
“且看高党更高档”,成为睢宁乡村里又一张闪亮名片。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睢宁县根据省委苏北座谈会精神,在全省率先出台乡村振兴工程三年行动计划。
曾经,睢宁县145万人口中近80万生活在农村。“刮风满村沙,下雨两腿泥”是睢宁旧农村的真实写照,尤其是该县黄河故道流域,茅草房、土坯墙随处可见。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省定贫困县,睢宁从2015年开始,抓住部省土地制度改革试点,以集中居住改善住房条件为突破口,布局5年建设100个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将全县城乡规划布局优化调整为1个主城区、5个中心镇、10个特色镇和138个集中居住点,睢宁积极引导人口向城区、镇区和规划发展村集中。
现在的高党村,有630余套两层“别墅”楼,总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白墙灰瓦,纵横成街。村党支部书记王万里自豪地说,村内统筹设计建设路网、绿化、供电等基础设施,布局村史馆、社区服务中心、村民议事堂、百姓大舞台等公共服务设施,广大农民享受到了和城市接近的公共资源。
3年来,睢宁县在“强镇强村”方面累计投入171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000多公里、农桥300余座,镇村公交、城乡供水、垃圾收运和再生资源回收基本实现全覆盖。2015年以来,县城新集聚13.9万人,镇区新集聚9.9万人;建设集中居住区80个,34个已入住,7万余人搬进新居,节约建设用地3.6万亩。
3年来,一大批像高党村一样的高标准农民集中居住社区建成,双沟镇的官路村,庆安镇的杜巷村,魏集镇的湖畔槐园……一些基础好的村庄还进行了改造出新,乡村建设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崭新面貌。高党村成为徐州市唯一的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官路社区获评为“2017年度中国十大最美乡村”。
9月20日,徐州市在睢宁县召开全市加快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暨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现场会,全市上下掀起了新一轮学习睢宁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经验的高潮。
生态宜居
以五城同创打造魅力睢宁
金秋时节,走进睢宁,一条条景观河道,似玉带挥舞,为城市平添了几分灵性和韵味;黄河故道边,成片的农民集中居住区,道路宽阔,绿树环绕,生机勃勃……
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产生活,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良性互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睢宁大地播撒。
近年来,睢宁县云河、小闫河、西渭河等景观改造,人民西路、下邳大道、中山北路节点等一批绿化项目全面竣工,云河公园、天虹游园、天和御景游园、睢宁公园等一批公园建成开放,新增和改造城区绿地226公顷,形成了以沿河沿路绿化为轴线,以区域绿化为重点,点线面有机结合的绿地系统,呈现出宽松、优美、特色鲜明的园林景观。
睢宁县主动融入“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积极构建永续发展的“绿心”,谋求生态、健康、富民,实施“百村万树”工程。截至目前,全县已栽植各类树木超1000万株。根据计划,2019年和2020年,每年还将至少再种植150万株,确保“十三五”末累计种植树木不低于1400万株,让生态福祉铺写在1769平方公里的睢宁大地上。
睢宁县主动融入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以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省级优秀管理城市、国家级生态县、国家级园林县城和国家级文明城市“五城同创”为抓手,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打造宜居宜业、主客共享、近悦远来的魅力城市。
大力实施城建重点工程和民生重点工程,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实施高铁核心区道路、高铁交通枢纽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高铁商务区;推进新城区消防站、城市街坊中心等功能性项目,新建、复划1.3万个停车泊位,完善城市服务功能等。不断深化公共交通、区域供水等“六个城乡一体化”内涵,进一步加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全力推动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县镇村全覆盖。积极推动垃圾收运和再生资源回收“两网协同”提档升级,深入开展“厕所革命”,加快实现乡村环境整治制度化、常态化、全覆盖。
一切立足于实,一切立足于干,睢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去年,全县各镇可用财力均超千万元,5000万元以上的占到50%。沙集、双沟、李集、桃园等镇相继入选国家和省级重点镇、特色镇、城镇化试点镇。全县村集体平均收入超过25万元。中建、平安、华彬等20余家大型央企、民企以及世界500强企业相继与睢宁达成投资合作,累计完成投资123.3亿元。全县工业应税销售收入达到228亿元。
睢宁县委宣传部供图
编辑: 王娣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