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淮安市民倪女士是个爱猫之人,通过微信转账购买两只猫咪后,发现是病猫,后到宠物店经过治疗,两只猫相继死亡。在与出售猫的陶某多次沟通无效后,倪女士将陶某起诉到法院。13日下午,淮安市清江浦区法院在3.15前夕,公布了这起特殊的猫星人买卖纠纷案,法院判决陶某退还倪女士购猫款7360元并赔偿医疗费2200元。
2016年5月28日,倪女士通过微信向陶某购买两只宠物猫并手机转帐支付了货款,双方未签订书面合同。后陶某为两只猫办理了托运手续。倪女士接到猫后发现,两只猫有流黄色鼻涕现象,于是带猫到宠物医院检查,诊断结果为猫瘟,后两只猫相继死亡。法院经审理认为,倪女士与陶某之间虽未签订书面合同,但倪女士通过微信与陶某取得联系,向其购买两只宠物猫,支付了货款,并收取了猫,两人形成了事实上的买卖合同关系,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应受法律保护,双方应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陶某作为出卖人应当保证其出售的宠物猫具有健康的生理状况,但陶某交付的猫存在严重的健康瑕疵,已构成违约,理应承担违约责任。法院最终判决陶某退还倪女士购猫款7360元并赔偿医疗费2200元。
据淮安市清江浦区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朱希军介绍,该院审理的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的民事案件日益增多,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近两年来共受理此类案件368件,案件类型除了传统的产品质量、普通商品买卖等合同纠纷引发的纠纷外,网络购物、服务及旅游消费、汽车消费等方面的案件显著上升,其他新类型案件不断出。为此,该法院坚持“调”、“判”结合,积极稳妥保护消费者权益,审结的案件中以调解、撤诉方式解决纠纷的约占58%,有效地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交汇点记者 朱鼎兆
通讯员 王淑臣
编辑: 许珵珵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