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青春是美好的,青春也都是闪光的。在党的十九大江苏代表团中,有3位80后党代表,从他们热情洋溢的笑脸上,我们读到了年轻的活力。作为江苏青年共产党员的代表,他们怎样做到青春无悔?他们此次来参会最关心的又是什么?一起来听一听,他们最想对小伙伴们说些什么。
他是网络大V“南航徐川”
上会之余,“川哥”依旧48小时有问必答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徐川是江苏团代表中年纪最小的一个。1982年出生的徐川个子不高,身材瘦削,戴一副黑框眼镜,同学们遇到这位“明星”辅导员总爱叫一声“川哥”。
徐川曾在新东方任教,是拿着顶级薪酬的优秀教师,他还担任过女足世界杯翻译官,为弗吉尼亚大学等多所国外大学教授中文、书法。不过,最终徐川却选择成为一名大学辅导员。原因简单得出乎很多人意料:“因为我特别喜欢学生,也特别热爱学校。”
在南航,徐川的党课场场爆满,座无虚席。课外,他还建立了微博、微信公号。2015年1月1日,“南航徐川”公众号上线。一年后,他发表的一篇《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文字,使“南航徐川”一下子成了全国知名的“大V”。走红网络的同时,他也拥有了更多的“川粉”,一年要在微信公众号上回答10万个问题。
“川哥,跟一个女生表白,她说先从好朋友做起,这是什么意思?”“挺好的意思,有希望。”“我导师老是嫌弃我出身不好,该怎么应对别人?”“你不需要应对别人,只需要认同自己。答案来自毕业于二本但从不自卑的川哥。”这是记者在徐川的公众号上看到的问答。像这样的问答还有许多许多,从入党、失恋、考研,到宿舍关系等等,徐川必48小时内回复。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徐川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年轻人的朋友”。
来京参加十九大前,徐川担纲主持的7分钟速览96年辉煌的小视频,以“穿越之旅”的特别方式述说党史,他的“潮”可见一斑。“做学生工作,让年轻人能够接受,有几个必须掌握的点,笑点、泪点、痛点。笑点就是让学生觉得好玩、有趣,不枯燥;泪点就是能说到学生心里去,能打动人心;痛点就是要解决实际问题,打通理论和现实之间的隔阂,解决现实困惑。”达到这一步,徐川的付出是可以想象的,用他的话说“打铁还得自身硬”。而且,还要拿捏好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表达方式,才能进入年轻人的心灵。
“陪我一起开个会,好么?”17日晚,徐川的微信公号又更新了。“既然咱也是一名党代表,我就希望听到你们的声音,希望传递你们的声音。希望把你们的声音说给这个组织听,说给这个国家听。”更新不到半小时,阅读数已过5000。
徐川告诉记者,在履行好十九大代表职责的同时,他也会继续挤出时间来与公号上的年轻朋友们互动,“所有问题48小时内做到有求必应、有问必答,这一点再忙我也要做到。因为,学生工作是我们的立身之本,也是我的工作价值所在。跟年轻人在一起,做年轻人的朋友,是我不变的目标和追求。”
作为年轻人的朋友,党代表徐川最关注的自然是年轻人关心的事,那就是就业和创业问题。“我会把青年的声音传递给党中央。青年们,一起加油吧!”
她从“打工妹”到全国优秀农民工
分享职场心得:用心认真,设定一个个小目标
十九大代表、乐金化学(南京)信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偏光板合板室班长王蕾今年36岁,是个地道的南京人,家在栖霞区靖安镇。她是从基层车间走出来的党代表。
工作10多年来,这个原本农村户口、只有中专学历的姑娘,从最基层的检查员干起,一步步成长为组长、班长,收获了南京市十佳农民工、全国优秀农民工等荣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蕾说:“当选为党代表,是大家信任我,我就要担起肩上这份责任。”
回顾自己职场的成长,王蕾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三个字:责任感。“我们是做检验员的,就要为产品质量负责,如果产品品质不好,产量也不能如期完成,也就影响到整个工厂的生产计划。”2010年,手机、iPad等数码产品开始出现屏幕无边框的趋势,为满足客户对产品洁净度的新要求,王蕾研发出全新的“无接触式”包装工具,以“骨架式”包装替代原先的盒式包装,最大程度保证产品表面的洁净度。 公司领导说起王雷则是翘起了大拇指:“一开始还担心把一个新项目、上百号人交给一个小姑娘,行不行?实践证明,她干得很好!”
“只要肯埋头努力,一线工人也可以大有作为。现在对技术工人这块,国家很重视,产业一线工人自身也要不断提升,不应该再是盲目地干活,而是在技术上也要有所突破,我们每天都在讲革新、学习先进经验,突破现有的工作方式方法。”王蕾说,无论在哪个岗位,首先是要爱这份工作,才能对工作负责。对于如今热议的工匠精神,她说,如何让自己达到一个工匠的状态,其实我们自身需要学习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希望能给产业工人更多学习、交流和提升的机会和空间。”
业务能力强,热心肠,是同事对她最多的评价。外地员工来上班,王蕾动员亲戚帮忙租房子;为解决哺乳期女工的背奶难题,她发起建立的母婴室成了南京全市的示范点…… “作为党员,传递正能量很重要”。在王蕾看到,正能量的传递体现在生活和工作的细微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点,把自己好的经验分享给别人,这样就是一种正能量的传递。”她说,作为一名党员更应该带头传递正能量,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其他人,发挥自己所长,把自己经验分享给他人。
从一名普通的打工妹到令人刮目相看的技术能手,再到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作为“80后”的王蕾,成为了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在被问到一名年轻的党代表有哪些经验与年轻党员和职场新人分享时,王蕾说:“用心和认真去学习,不怕吃苦,最主要是在工作或人生每个小阶段,要给自己设定目标,从小的目标一步步迈向大目标……这才是最重要的。”
她从“外来妹”到“纺纱车间里的居里夫人”
鼓励年轻人更要有“工匠精神”
“期待了许久,终于来到北京参加党的十九大,也是第一次来北京,很激动。特别是作为党的十九大代表,更感责任重大。”17日晚,在江苏代表团驻地,十九大代表、南通双莲纺织有限公司生产部副部长李兰女对记者说。从机声隆隆的纺织车间走到万众瞩目的首都北京,从一名基层党员到党的十九大代表,“80后”纺织女工李兰女,用18年对“工匠精神”的执着坚守,为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作了注脚,她对记者说,年轻人更要有“工匠精神”。
南通是有名的“纺织之乡”。出生于江苏兴化的李兰女中专毕业后到南通当纺织女工时,才19岁。至今,她还记得刚上岗时,书本上的纺纱理论和车间里的机器操作对不上号的苦恼:理论记住了,却没有感性认识,面前的机器不听使唤,操作起来手忙脚乱。为了让自己尽快熟悉,她一边复习理论,一边加班加点熟悉机器。
这种肯钻研的劲头让她很快成了一名熟练工。在生产中,李兰女又发现,以往对产品做抽样质检,都是凭员工从纱锭上随意截取线头,发现问题根本查不到源头。她提出抽样要定点、定量、有规律,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这种办法,如果是偶然问题,只要解决出问题的锭子就行,如果是共性的,就可以一起解决,生产效率能提高不少。”李兰女说。17年来,她先后攻克了胶辊损伤预防、AB纱线纺织、重定量大牵伸等多项工艺难题,先后发表了10多篇专业论文。
除了技术攻关,李兰女还执着于新产品研发。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公司决定开发工艺更为复杂的雪花纱新品。李兰女承担了这一艰巨任务后,和工友们一起历经近半年时间、近100次反复试验对比,终于成功实现了该产品的批量生产。她也因此被工友们赞誉为 “纺纱车间里的居里夫人”。
李兰女原本只有中专学历,能在普通生产岗位上取得让人刮目相看的成果,和她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密不可分。为了让自己在工作中更游刃有余,她利用工余时间先后完成了南京大学企业管理专科和行政管理本科自学考试的全部课程,还获得了学士学位。
作为从基层走出来的十九大代表,李兰女深感责任重大。她说,自己最关心的是两个方面,第一是党中央大力提倡科技创新,作为传统产业的一名工人,最关心的是如何去激发一线职工创新的活力、提升创造的积极性;第二,自己也是一名外来务工人员,在自己所在的街道,和她一样的务工者有3万多人。她很关心这些兄弟姐妹们过得好不好,能不能和城市居民一样体面地生活。这其中最主要的是医疗和子女教育问题,十九大召开前,她搜集了一些建议,要将这些新市民的心声带到会上去。
作为一名“80后”代表,李兰女认为年轻人特别应该培养好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把创新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融入到工作的方方面面,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感到更加充实丰满。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石小磊 仇惠栋 郭小川
编辑: 顾志铭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