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拥抱新时代 图说新江苏——“乡村振兴看高邮”全媒体摄影采风活动在高邮举行,来自央媒、省市各级媒体的摄影记者聚集于此,用镜头捕捉高邮乡村振兴新画卷。
高邮市委书记勾凤诚说,人间最美四月天,腰缠十万下扬州。高邮是世界遗产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高邮地处长江三角洲,位于上海经济圈和南京都市圈双重辐射区,是苏中、苏北重要门户,在这草长莺飞的美好季节,热烈欢迎采风团来到高邮,聚焦高邮乡村振兴。
“历史古迹”跃然田间
高邮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文喜表示,高邮是一座千年古城,这里诞生了江淮流域远古农耕的龙虬文化,是稻作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去年,高邮公布了全市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三年行动计划,旨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色,推动高邮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推动乡村振兴。现在,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正在这片大地上徐徐展开。
村民在高邮现代农业花卉电商园打包快递,电商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说起特色产业,就不能不提高邮鸭。本次采访恰逢高邮市举办第十四届双黄鸭蛋节,高邮麻鸭系全国三大名鸭之一,因其放养环境多为湖荡湿地,不仅生长快、肉质好、产蛋率高,而且因善产双黄蛋乃至三黄蛋而享誉海内外。
高邮市长潘学元表示,高邮地域总面积1963平方公里,拥有中国第六大、江苏第三大淡水湖-高邮湖,是典型的鱼米之乡。高邮拥有闻名遐迩的高邮鸭产业、生态独特的扬州鹅产业、初具规模的罗氏沼虾产业等特色产业,高邮农业资源丰富,产业特色鲜明,发展潜力巨大。
高邮鸭业集团分拣双黄蛋
在江苏高邮鸭良种繁育中心一片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数千只高邮鸭在水上嬉戏。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是高邮鸭的种源保护基地,目的是为了保证高邮鸭的遗传资源不流失、不退化,这里一共保护了2万多只纯种的高邮鸭,基地同时向市场提供良种鸭苗,一年可提供鸭苗300多万只。
在高邮市红太阳食品有限公司的蛋品加工基地,记者在验收、腌制车间看到,一条约20米的生产线上,正在进行咸鸭蛋的清洗、光检、分级,这条生产线一天就可以完成15万枚咸鸭蛋的相关工序。目前,高邮鸭蛋品牌价值已达40.76亿元,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湖畔花海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
古风古韵的古清真寺、异域风情的回民别墅小区、如画般的乡村田园风光美景……记者一走进江苏省唯一的少数民族乡——菱塘回族乡,便被深深吸引。
俯瞰菱塘回族乡
为了改善百姓居住环境,构建更加合理的生态空间,菱塘回族乡把卫生死角改造成居民健身点、读书廊和生态园,并尝试通过碳化和生态化的方式进行垃圾处理。
菱塘回族乡一直以电线电缆作为主导产业,拥有电线电缆及配套企业百余家。乡里7000多户家庭,几乎每个家庭都有成员在厂里上班,目前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200元。
高邮张庄同样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态宜居的生动图景。清朝时,张庄名盖一方,非常繁华,人称“小扬州”。后来村民纷纷外出谋生,张庄一度凌乱不堪。而现在的张庄碧水环绕,翠树成荫,整个房屋风格是清新整洁,古朴典雅,漫步其间,感受到一种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
美丽乡村——车逻镇张庄村
张庄的巷道非常整洁,看不到一丝杂物垃圾。这是怎么做到的?村民朱庆元告诉记者:“我们村里之前花大力气进行整治,现在又聘用6位保洁员,分别负责村庄的绿化、巷道打扫、垃圾清运和河道整治等工作。环境一点都不比城里差!”
“要致富先修路。”当天下午,记者来到高邮湖特大桥。高邮湖特大桥全长8.443公里,是江苏省干线公路上最长的桥梁,远远望去,高邮湖特大桥像一条彩带镶嵌在烟波浩渺的高邮湖上,非常壮观。据悉,高邮湖东西两岸,以往居民出行最便捷的通道是漫水公路。可是,每年汛期,漫水公路都会因上游泄洪被淹,无法通行。该桥的建设,使高邮湖两岸几十万居民彻底告别汛期难以通行的历史。
高邮湖上省道333特大桥
2016年11月,高邮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记者在高邮采访时感受到,高邮的乡村旅游建设如火如荼,乡村旅游发展已经成为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农民致富的重要渠道。
电商将花卉卖往全国各地
“高邮湖,清悠悠,鱼肥蟹美真富有,麻鸭戏春水,群鸟伴归舟,神奇传说唱风流……”一来到高邮湖郊野公园,摄影大咖们就纷纷开始航拍,希望记录下更多的美景。来自南京的游客李晓明告诉记者,在公园游船上欣赏绚烂浩瀚的油菜花海,远眺烟波瀚渺的高邮湖,亲身感受了一回“最美人间四月天”!
来自央媒、省市媒体的摄影记者聚焦高邮乡村振兴
行走在高邮,记者处处感受到高邮深厚的历史文化气息。高邮著名景区盂城驿始建于明洪武八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邮驿。盂城是高邮的别称,出自高邮名士秦观的诗句“吾乡如覆盂”。步入盂城驿,面对一座座古朴的房舍,不禁让人想起它昔日恢宏的规模和不凡的气势。
湖滩花海入画来
不仅仅是盂城驿,高邮老街的历史气息同样让人沉醉。老街上错落有致的山墙,层层叠叠的飞檐,古朴飘逸的旌旗,甚至脚下斑驳古老的石板路,都在无声地向人们传递着历史的气息。无数游客在老街上流连忘返。
“虽然时间紧张,但通过一天的走访和拍摄,我们记录下高邮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这座小城令人向往。”中新社江苏分社图片总监泱波表示,希望通过自己的拍摄,将高邮展现给更多的人。
许海燕/文 余萍 蒋文超 陈俨 郁兴/摄影
编辑: 杨玉梅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