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9年前,南宋灭亡,元朝统治全中国地区,结束自唐末以来400多年的分裂局面。
374年前的1644年(农历甲申年),是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而后又迅速走向败亡之年。而3月19日正是闯王进京、崇祯上吊、明朝灭亡的日子。
74年前的今天,恰逢明朝灭亡的300周年。郭沫若先生鉴古观今,撰写了近2万字的《甲申三百年祭》。此文在《新华日报》上一经刊载就引来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它所蕴含的精神至今仍有警示意义……
这都是属于“今天”——3月19日的记忆。跟我们一起,回顾那些在历史上雁过留痕的“今天”——
江苏历史上的“今天”
1991年3月19日
常熟碧溪镇、吴江盛泽镇等获评“江苏百家名镇”
1991年3月19日,常熟市碧溪镇、吴江县盛泽镇等119个小城镇被评为“江苏百家名镇”。
1994年3月19日
我国自行研制的10吨高功率单电极直流电弧炉建成
1994年3月19日,我国自行研制的国内首座10吨高功率单电极直流电弧炉在南京第三钢铁厂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
1987年3月19日
南京参加在旧金山举行的“今日亚洲”博览会
1987年3月19日,南京市派出贸易推销小组,参加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今日亚洲(1987年)”博览会。这是国务院批准南京市进行城市综合体制改革以后首次参加国际博览会。参展的商品有:南京无线电厂的“熊猫”系列电子产品、华东电子管厂的各类示波管、人体测试仪等。
1985年3月19日
泗洪县村民捐献3500余枚战国铜币
1985年3月19日,泗洪县芦沟乡农民江延安将在自家屋旁挖出的3500余枚战国时期的铜币捐献给文物部门。经鉴定,这批古币属楚国地区流通的蚁鼻钱,是研究和考证中国先秦时期货币制度的重要实物依据。
1984年3月19日
《围墙》在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中名列榜首
1984年3月19日,苏州作家陆文夫的短篇小说《围墙》在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中名列榜首 。
那么,世界和中国历史上的“今天”又发生了哪些事情呢?
2004年3月19日
中国首个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在北京正式开通
中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在北京正式开通并提供服务,连通了上海、广州和北京3个城市,铺设了6000公里的高速光纤,是目前所知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采用纯IPv6技术的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
1975年3月19日
最高法院特赦全部战犯
根据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决定特赦释放全部在押战争罪犯,并给予公民权。最高人民法院于1975年3月19日宣布特赦黄维、李九思等293名在押全部战犯。特赦释放人员中包括原蒋介石集团中的战犯290名(内有军官219名、党政人员21名、特务50名),伪满洲国战犯2名,伪蒙疆自治政府战犯1名。至此,处理所有战犯工作全部结束。对国内全部856名战犯的处理情况是:特赦589名,刑满释放65名,另案处理(释放)10名,经审查后按起义投诚对待、立即释放的有25名,病亡167名。
1964年3月19日
朱德等题词 号召学习欧阳海
1964年3月19日,新华社发表朱德、董必武、贺龙、聂荣臻、徐向前、叶剑英、罗瑞卿的题词,号召全军向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欧阳海学习。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班为“欧阳海班”。欧阳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班长。1963年11月18日,随军野营训练,路过京广铁路时,炮连的一匹马受火车鸣笛惊吓,突然跨上铁路,在火车与马即将相撞的危急时刻,欧阳海奋不顾身将马推出铁路,避免了列车出轨,保障了旅客安全,自己负重伤,壮烈牺牲。
1944年3月19日
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发表
据于立群回忆:《甲申三百年祭》是郭老在当年春天为纪念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胜利300周年而作的长文,脱稿于1944年3月10日。经过几天修改,郭老把它送交当时在重庆的董必武同志审阅。没有想到,交稿后的第三天,新华日报就全文连载了。自3月19日刊出,连载4天,到22日全部载完。
文章一发表,国民党方面立即有人出来干预,说这篇东西是“影射当局”。3月24日,国民党的中央日报竟专门发了一篇社论进行攻击。反动派的尴尬实在令人悯笑,自然这也正从反面证明,这篇文章写对了。敌人感到窘怕,而人民是欢迎的。
不过,郭老更没有想到,仅隔20天,毛主席就在《学习和时局》的报告中提到这篇文章,指出:“我党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表现了大的骄傲,都是吃了亏的。……全党同志对于这几次骄傲,几次错误,都要引为鉴戒。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
此后,毛泽东提出“反骄防满”、“防止腐败”的政见,并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进京前夕又再次告诫全党:进京赶考,不做李自成。
全文近两万字的《甲申三百年祭》,史论结合,鉴古观今,具有强烈现实性和战斗性,一经刊载,便引起了国共两党和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引发了中国两种前途和两种命运的激烈论战,“影响最广泛最巨大”。
1980年3月19日
邓小平提出评价建国以来历史问题的指导思想
1980年3月19日,邓小平审阅《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提纲后,对起草《决议》稿提出三条指导思想。
第一、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这是最核心的一条。第二、对建国以来历史上的大事,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包括一些负责同志的功过是非,要做公正的评价。第三、要通过这个决议对过去的事情做个基本的总结。总结宜粗不宜细。总结过去是为了引导大家向前看。
1932年3月19日
悉尼港大桥全线通车
悉尼大桥号称世界第一单孔拱桥,早期悉尼的代表建筑。在上世纪30年代的条件下,能在大海上凌空架桥,实为罕见。万吨巨轮可以从桥下通过,桥面宽49米,可通行各种汽车,中间铺设有双轨铁路,两侧人行道各宽3米。
1279年3月19日
南宋灭亡
元军攻破临安后,分兵追赶宋军。南宋大臣陆秀夫、张世杰、文天祥等拥立8岁的卫王赵昺做皇帝,改年号祥兴,迁居到广东新会县南80里海中的小岛厓山。元政府派蒙古军和汉军分路进兵,张弘范以舟师袭击漳、潮、惠3州,李恒以步骑偷袭广州,阿里海牙率蒙古兵攻打琼州。
1279年春,张弘范率水师进袭任山。张世杰结舟固守。元军据守海口,断南来的水源,南宋军士吃干流饮海水,引起了呕吐泄泻。张弘范把军队分成四组。乘湖涨时进攻来船。
南宋军南北受敌,1279年3月19日(南宋祥兴二年二月初六日),陆秀夫背赵昺投海殉国,南宋亡。
还有一些人,他们的名字和事迹永远载入史册——
2000年3月19日
著名作曲家李焕之在北京逝世
李焕之,著名作曲家、指挥家、音乐理论家。1938年8月到延安,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鲁迅艺术学院师从冼星海学习作曲指挥。毕业后留校任教员。抗战胜利后,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主任。新中国后,历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团团长、中央歌舞团艺术指导、中央民族乐团团长。创作的《春节组曲》已成为我国春晚上必演曲目;《社会主义好》高度颂扬了共产党毛主席领导下的新中国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繁荣景象,唱出全国人民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决心。他的作品教育和影响了新中国几代人的思想和成长。
1996年3月19日
数学家陈景润逝世
陈景润,1933年生,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73年发表的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与不超过两个素数乘积之和》(即“1+2”),把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推进了一大步,被国际学术界推为“陈氏定理”。
陈景润在解析数论的研究领域取得多项重大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奖、华罗庚数学奖等多项奖励。著有《数学趣味谈》、《组合数学》等。
1858年3月19日
康有为诞生
康有为,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
康有为五岁能诵唐诗数百首。光绪五年(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光绪十四年(1888年),康有为再一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光绪十七年(1891年)后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得知《马关条约》签订,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
1809年3月19日
俄国作家果戈里诞生
果戈里一生著作很多,代表作有《钦差大臣》、《死魂灵》等。果戈里对于其后的整个俄国文学史的发展影响巨大。高尔基对果戈里给予了崇高的评价,把他列入世界闻名的讽刺作家行列,并且不止一次地建议苏联作家向这位伟大的艺术语言大师学习。
(部分资料来源于《经典江苏30年》)
交汇点记者 王建旸 综合整理
编辑: 顾志铭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