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究竟是伟大的艺术家,还是伟大的科学家?在他身上,艺术与科学的界限并不明晰。他不仅是伟大的画家,还是一位博学家、发明家,他制作的发条传动装置、反向螺旋装置等,在当时惊为天人,他还擅长音乐、建筑、数学、物理、天文等等。
他就是达•芬奇。
在绘画上,达芬奇的作品已经超脱于绘画,在他的作品中你能看到有关宗教、天文、人体的种种“密码”。所有作品中,《蒙娜丽莎的微笑》可能是被赋予密码最多的一幅画,几百年来,人们对她的解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499年前的今天,达•芬奇逝世。而对他作品密码的破解依然在持续着。
这是属于“今天”——5月2日的记忆。跟交汇点一起,回顾那些在历史上雁过留痕的“今天”——
江苏历史上的“今天”——
2004年5月2日
南京仙林西部的10家单位成为南京市天然气首批工商用户
此后,5月15日,东方城等小区的1194户用上天然气,至此天然气利用工程正式进入南京燃气市场。
1994年5月2日
江苏省第一家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省级集团成立
1994年5月2日,江苏省体改委正式批准盐城市东方实业总公司成立江苏中大集团,这是江苏省第一家以民营企业为主体而成立的省级集团。
1982年5月2日
卢森堡大公国首相皮埃尔•维尔纳和夫人一行到南京参观访问
皮埃尔•维尔纳
1982年5月2日,卢森堡大公国首相皮埃尔•维尔纳和夫人一行由外交部副部长张灿明陪同到南京参观访问。
那么,世界和中国历史上的“今天”又发生了哪些事情呢?
2008年5月2日
北京2008年奥运圣火在香港进行传递
火炬手、香港艺人陈奕迅在进行传递
2008年5月2日,北京2008年奥运会香港火炬接力活动在香港进行。传递活动从北京时间10时30分开始,并于17时许结束。传递线路由香港文化中心广场出发,经城门河、沙田马场、星光大道、维多利亚港、香港公园最终到达金紫荆广场,全长约20公里,在今天约7小时的圣火接力中,共有119名火炬手(第41棒火炬手因飞机航班延误没能及时到场)参与了传递活动。
1998年5月2日
美国大猩猩可可接触互联网
大猩猩可可
这只重135公斤的美国大猩猩可可接触了互联网。它能听懂约2000个英文单词,并靠敲击键盘在网上与人交谈。时年26岁的它,已经接受了25年的变音符号语言训练。
中国首次清查洋垃圾
1994年5月2日,北京市平谷县发现一批非法进口的生活垃圾,这是中国首次清查洋垃圾。
1980年5月2日
我国绵羊冷冻胚胎移植成功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进行的绵羊冷冻胚胎移植试验,于1980年5月2日获得第一胎“借腹怀胎”的羊羔,一胎生三羔,个个发育正常,母子羊平安健壮。
1945年5月2日
中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在延安演出
《白毛女》由贺敬之作词,马可作曲。
1942年5月2日
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
毛泽东、朱德等与参加文艺座谈会人员的合影
1942年5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在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毛泽东主持会议并发表讲话(即《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此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遵照这次座谈会制定的文艺方针,全面展开了文艺整风运动。这次座谈会对新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
1936年5月2日
红军结束东征作战
东征红军西渡黄河后,在休整待命
1936年5月2日,红军利用夜暗,分批经清水关、铁罗关西渡黄河,5日全部渡完,进至延长、延川、永坪地区休整。红一方面军东征,历时75天,共消灭国民党军约7个团,俘4000余人,缴获各种枪4000余支,炮20余门,红军扩充新兵约8000人,筹款30余万元。迫使“进剿”陕北的晋绥军撤回山西,使陕北苏区得以恢复和发展。
1921年5月2日
大都市展览会展出后印象现代艺术
马蒂斯《卡里奥雷的树》
1921年5月2日,紧接着布鲁克林博物馆轰动一时的印象派艺术展出之后,为了超过它,纽约大都市展览增添了一些后印象派的作品。公众似乎并不能完全欣赏得了由马蒂斯、马奈、米勒、德加及杜米埃等人所创作的绘画和雕刻作品。可是有一位艺术家恰恰承认那种19世纪的反映。他就是后印象派画家、解析立体派艺术家毕加索。
1895年5月2日
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康有为
指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率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事件。公车上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
1842年5月2日
英国宪章运动爆发
宪章运动中群众集会时的景象
宪章运动是1836——1848年英国工人们为得到自己应有的权利而掀起的工人运动,这次运动有一个政治纲领——《人民宪章》 ,因此得名为宪章运动。宪章运动的目的是,工人们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但运动最后失败,其失败的原因是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这从反面反映了创立科学的革命理论的迫切要求。
还有一些人,他们的名字和事迹永远载入史册——
1990年5月2日
作曲家施光南逝世
施光南被称为“时代歌手”,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自己培养的新一代作曲家。主要作品有:《祝酒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立功喜报寄回家》《打起手鼓唱起歌》、弦乐四重奏《青春》,管弦乐小合奏《打酥油茶的小姑娘》,小提琴独奏《瑞丽江边》等。
1918年5月2日
诗僧苏曼殊早逝
苏曼殊名玄瑛,字子谷,后为僧,法号曼殊。15岁随表兄东渡日本求学,参加陈天华等人组织的革命活动。回国后曾任上海《民国日报》编译,与陈独秀、章炳麟、柳亚子等人交游,参加南社。为僧后不能忘情于人世,过着半僧半俗生活。苏曼殊善绘画,通英、法、日、梵诸种文字。尤擅七言情诗,格调忧郁,以清逸见长。曾创作恋情小说6篇,开鸳鸯蝴蝶派先河。其自传体小说《断鸿零雁记》风靡一时。又翻译莎士比亚、拜伦、雪莱的作品,将李白、杜甫、李贺的诗介绍到外国去。
1519年5月2日
达•芬奇逝世
达•芬奇,意大利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科学家、发明家、画家,生物学家。
现代学者称他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他最大的成就是绘画,他的杰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等作品,体现了他精湛的艺术造诣。他认为自然中最美的研究对象是人体,人体是大自然的奇妙之作品,画家应以人为绘画对象的核心。
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天文学家、发明家、建筑工程师。他还擅长雕塑、音乐、发明、建筑,通晓数学、生理、物理、天文、地质等学科,既多才多艺,又勤奋多产,保存下来的手稿大约有6000页。他全部的科研成果尽数保存在他的手稿中,爱因斯坦认为,达•芬奇的科研成果如果在当时就发表的话,科技可以提前30-50年。
(部分资料来源于《经典江苏30年》)
交汇点记者 龚倩 综合整理
编辑: 范杰逊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