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世界大象日。
为呼吁人们关注身处困境的非洲象和亚洲象,国际动物保护组织从2012年开始,把每年的8月12日定为“世界大象日”。
500万和50万,前者是20世纪上半叶非洲大象的数量,后者是时至今日的数量。尽管国际上已经颁布过象牙交易的禁令,但却适得其反,更加剧了象牙价格的膨胀。而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非洲象恐在10至20年内功能性灭绝。
让我们一起拒绝象牙制品,不骑大象,不看动物表演,不成为伤害他们的帮凶!
走进历史上的今天——
在他淡淡的笔墨中,没有半点矫饰,却蕴藏着动人心弦的力量。他的《背影》、《悼亡妇》,被称“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他的《荷塘月色》和《春》,伴随一代又一代人喜怒哀乐;他选“自清”为名,勉励自己困境中不丧志,保持清白;他身患重病,至死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尊严和气节令世人感佩……70年前的今天,朱自清逝世。一起再读先生的经典段落,怀念他,也怀念那位在南京浦口火车站捧着橘子的父亲!
这是属于“今天”——8月12日的记忆。跟交汇点一起,回顾那些在历史上雁过留痕的“今天”——
江苏历史上的“今天”
2017年8月12日
邓颖超铜像揭幕
12日,在淮安市周恩来故居邓颖超纪念园内,生前曾多次充满深情地称自己为“淮安媳妇”的邓颖超的铜像在该园揭幕。当日,以邓颖超生前喜爱的诗句“春天的后面不是秋”为主题的“邓颖超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图片展”开展。
2014年8月12日
青奥村正式开村
2014年8月12日,南京青奥会青奥村正式开村。没有复杂的节目表演,没有隆重的庆祝仪式,在会歌的伴随下举行首次升旗仪式。南京青奥会于8月16日-28日举办。
青奥村位于河西新城滨江沿岸,占地约1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的青奥村,总共有6幢居住楼和4幢配套建筑。
1985年8月12日
《关于加快苏锡常地区对外开放的实施意见》获批转
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批转省委对外开放领导小组《关于加快苏锡常地区对外开放的实施意见》。要求省属各单位都要支持开放城市和地区的建设,开放地区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要把多出口、多创汇作为经济开放的突破口,苏锡常三市及所辖各县、市要研究制订对外开放的具体实施方案。《意见》的原则同时适用于南通、连云港两个开放城市。
1982年8月12日
《侵华日军在南京大屠杀罪证史料展览》举办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与南京博物院在南京联合举办《侵华日军在南京大屠杀罪证史料展览》,观众达15.68万人次。
那么,世界和中国历史上的“今天”又发生了哪些事情呢?
2016年8月12日
马龙获新科大满贯
2016年8月12日,里约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决赛落幕,马龙4-0张继科夺取冠军。马龙也成为史上首位集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亚运会、亚锦赛、亚洲杯、巡回赛总决赛、全运会单打冠军于一身的超级全满贯男子选手!
2015年8月12日
天津港发生爆炸事故
2015年8月12日,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港的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65人遇难、8人失踪,798人受伤,304幢建筑物、12428辆商品汽车、7533个集装箱受损。截至2015年12月10日,已核定的直接经济损失68.66亿元。
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作出重要批示,并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对事故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置做出部署、提出明确要求。李克强总理率有关同志亲临事故现场指导救援处置工作,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进行研究部署。经各方努力,事故救援及现场处置任务于2015年9月13日完成。
2016年11月9日,天津港爆炸案一审宣判,24名直接责任人员和25名职务犯罪被告人获刑,瑞海公司董事长于学伟被判死缓。
2011年8月12日
美科学家发现已知最黑暗的行星
2011年8月12日,美国科学家发现了已知最黑暗的行星TrES-2b。它是一颗和木星差不多大小的巨型气体行星,对光的反射率仅为1%,距离地球约750光年。之所以能够发现TrES-2b,是因为在经过地球与它所属恒星对应区域时,它所属恒星的光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天文学家至今仍无法完全解释是什么造成了TrES-2b如此黑。
2000年8月12日
俄罗斯核潜艇“库尔斯克”号沉没
2000年8月12日,俄罗斯海军“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巴伦支海演习时沉没,艇上118名官兵不幸罹难。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核潜艇事故。1994年建成、1995年服役的“库尔斯克”号是俄罗斯最新、当今世界最大的战略核潜艇之一。“库尔斯克”号沉没后,俄罗斯立即组织抢救,并邀请挪威和英国救生人员参加救援,但未能奏效。8月21日,俄罗斯宣布艇上官兵死亡,停止救援工作。关于“库尔斯克”的失事原因目前仍众说纷纭,俄军方认为,是与另一艘外国潜艇相撞所致。
1978年8月12日
中央决定成立港澳小组
1978年8月12日,中共中央批转《关于港澳工作预备会议的报告》。中央批示:开展港澳工作必须深入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一切工作都要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 ,不能照搬照套内地的做法,要解放思想,大胆放手,多想办法,加快步伐,为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中央决定成立港澳小组,以协助中央掌管港澳工作。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字
1978年8月12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在北京签字。这是继1972年9月中日联合声明发表、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公报以来两国关系史上又一新的里程碑。《条约》基本内容是:双方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在相互关系中,用和平手段解决一切争端,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双方将本着睦邻友好的精神,按照平等互利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为进一步发展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促进两国人民的往来而努力;条约有效期为10年。条约的签订,开辟了两国长期友好合作的新时期。
1949年8月12日
关于保护战争受难者的日内瓦公约签订
1949年8月12日,6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订了4个公约:《改善战地武装部队伤者病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改善海上武装部队伤者病者及遇船难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关于战俘待遇之日内瓦公约》《关于战时保护平民之日内瓦公约》,统称《关于保护战争受难者的1949年日内瓦四公约》。于1950年10月21日生效。公约规定了冲突各方最低限度应遵守的原则。1952年7月13日,周恩来外长发表声明承认日内瓦四公约。1956年12月28日,我交存批准书,但对其中的一些条款提出保留意见。
还有一些人,他们与历史上的今天息息相关——
开国上将肖华逝世
肖华,江西省兴国县人。我国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八、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央军委原委员、副秘书长、常委,原总政治部主任,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共产主义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
肖华同志留下了不少著述。他写的《长征组歌》,热情歌颂党和红军的光辉战斗历程和革命英雄主义,在军内外广为传唱,产生了重大影响。
1985年8月12日,肖华逝世,享年69岁。
1964年8月12日
塑造007人物的作家伊恩·弗莱明辞世
伊恩·弗莱明,英国小说家、特工。他以自己的间谍经验创作了英国特务工作局007号间谍詹姆斯-邦德。在他写的12本书中,除2本以外全都写的邦德。这些书销售量超过1800万册,被译成10种文字,其中3本被搬上银幕。
1964年8月12日,伊恩-弗莱明因心脏病发作逝世,终年56岁。
1961年8月12日
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逝世
陈嘉庚,1874年出生于福建厦门,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长期侨居新加坡,从事橡胶业,热心兴办华侨和家乡的文化教育公益事业,为辛亥革命、民族教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13年,陈嘉庚回家乡集美先后创办了集美小学、集美中学、师范、水产、航海、商科、农林等校(统称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厦门大学、集美学村各校师生都尊称其为“校主”。
1949年,陈嘉庚应毛泽东的邀请回国参加政协筹备会。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等职。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1961年8月12日,陈嘉庚病逝,享年87岁。为纪念陈嘉庚毕生倾资兴学做出的巨大贡献,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编号为2963的小行星命名为“陈嘉庚星”。
1948年8月12日
中国近代散文家朱自清逝世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东海县,后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他在《我是扬州人》一文中回忆道:“我家是从先祖才到江苏东海做官的。东海就是海州,现在是陇海路的终点。我就生在海州。四岁的时候先父又到邵伯镇做小官,将我们接到那里。海州的情形我全不记得了,只对海州话还有亲切感,因为父亲的扬州话里夹着不少海州口音。”
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
朱自清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冼炼、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主要散文集有《匆匆》《春》《欧游杂记》《你我》《绿》《背影》《荷塘月色》等。《背影》无论写人、叙事、抒情都在平实中孕育着极为精巧的构思,短短1500字,将父亲形象刻画得鲜活真实而入木三分。《荷塘月色》在写心中“颇不宁静”,一路写来,却又处处见“静”。《春》从多侧面细描春之生机,而把文眼“一年之计在于春”置于描叙之中,毫无斧凿之痕。
朱自清的诗,尽管数量不多,却在思想和艺术上呈现出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其中《光明》《新年》《煤》《送韩伯画往俄国》《群羊》《小舱中的现代》等,或热切地追求光明,憧憬未来,或有力地抨击黑暗的世界,揭露血泪的人生,洋溢着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是初期新诗中难得的作品。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因胃穿孔病逝,年仅50岁。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他笔尖的文字力量:
(部分资料来源于《经典江苏30年》)
交汇点记者 周莉娜 实习生 乐美真 综合整理
编辑: 顾志铭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