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去江南水乡——震泽的人们,都会惊叹这里的富庶和浓郁文化韵味。“新鱼米之乡”“新江南客厅”成为这里的新称号。这令人钦羡的发展,是在党的领导下,依靠震泽党员带领群众,用智慧和汗水取得的。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让我们通过一个个短视频来看看为这片土地真情奉献的党员们的风采吧!
出生于1988年的孙冬杰,是震泽本地的孩子。2011年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参加工作,分在震泽镇兴华村村委会,是大学生村干部。
工作的这几年,是孙冬杰成长最快速的几年。他从家里人眼里的一个懵懵懂懂的毛头大小伙,变成了一个村里人眼里性格稳重,做事有担当的“村干部”。
有几件事是参加工作以来孙冬杰印象最深的。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家和个人都是一场考验。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孙冬杰从2月3日起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抗击疫情的工作中。根据上级防疫要求,他所在的兴华村成立3个爱心服务点,用于防疫登记、测温、值班等工作。当时疫情情况不明,工作千头万绪。
作为年轻的大学生村干部,他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主动冲在第一线。他轮流在3个爱心服务点连续工作20余天,每天工作超12个小时。外来人口登记、测量体温、重点疫区人员来往的特殊防护等,有几天更是日以继夜。前期医护用品短缺,防护措施也十分简陋,要直面接触风险,但是孙冬杰和同事们没有退缩,对全村的29个自然村内的近千人的外来人口排摸、登记,对于居家健康监测的人员,还会定期和村里的医务室医生前去查看,询问他们生活上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需要,身体是否异常。并送去大量方便面矿泉水等生活物资,让他们感到特别的温暖。然而,连日的劳累终于让这个壮小伙也挺不住了。在一个两天两夜连轴转的工作强度之后,他突然出现嘴眼歪斜,眼睛睁不开的状况,同事们都吓一跳,让他赶紧去就医。但他觉得人手不够、事儿太多,还继续坚持一线工作。直到眼睛实在睁不开,话也说不清楚了,才重视起来。医院诊断:急性面瘫,是急火攻心加过度劳累所致,需要休息。在得知孙冬杰在医院挂水和针灸后,他的爱人匆匆赶到医院,爱人是另外一个社区抗疫一线的中坚力量,这次住院,让小两口十几天来第一次见着了面。匆匆见面、互相鼓励后,两人的手机又各自响起,孙冬杰的爱人又投入到防疫一线中去了。医院里孙冬杰也呆不住,紧急治疗之后,下午就又上岗了。他“嘴歪眼斜”的状况拖了好久,也不知什么时候,疫情渐好转,他的脸也自己恢复正常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全村的百姓和企业的认可和好评。他也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基层共产党员身负的责任与担当,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
其实在平时的工作中,碰不到那么大的突发事件,作为一线村干部,负责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孙冬杰记得自己刚到兴华村村委会的时候,一大早的帮老百姓找过丢失的鸡与鸭,调解过为一点小事吵得不可开交的邻里。近年来国家号召建设美丽乡村,整治人居环境,下决心要改善乡村的卫生状况。孙冬杰负责宣传和检查。这一项工作涉及村里房前屋后、角角落落的规范治理与维护,是一件琐碎又长久的工作。孙冬杰每天早8晚4,拿着大喇叭巡视“喊话”,他举手做喇叭状学给我们听:“大家不要乱搭棚户,孙子孙女们看到这样脏乱差,也不好的!”真可谓苦口婆心。看到哪家又随意乱搭的鸡棚,要去跟村民住户讲道理,坚决拆除违建,还会帮助村民再搭建一个合适又好看的养鸡场所。碰到乱扔垃圾的,要去劝导,然后清理干净。遇见讲道理的还好,经常也会被不讲理的村民骂得一头恼火。
在建设美丽乡村这项工作中,重中之重是卫生,卫生之重是厕所,村委会想给每个村民小组都建一间公共厕所。在选址的时候,受到村民的阻挠。推推搡搡不说,劈里啪啦的脏话一串串骂出来,小伙子气得气血直冲。晚上回家发牢骚,觉得自己堂堂七尺男儿,天天这样婆婆妈妈的东家长西家短的操持,还被骂,太憋屈了,都不想干了。父母用激将法,“你这样干干又不干,大家会认为是你能力不够。” 村里的老干部们也给了他很多鼓励。他们对他说,心态要好。时间会冲淡一切的。老百姓看到成果,会支持他们的。果然,经过艰辛过程,他们在村里已经建起了12个公共厕所,厕所外观整洁,里面有马桶、照明灯、自来水,还有专人打扫。周围村民、路过的人、村里厂子的工人,甚至自家有厕所的村民,都会使用到。周围的环境卫生得到极大的改善。很快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同和赞扬。
孙冬杰总结村里的工作,“事无巨细都要管,脾气要好。”还有就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每件工作都要落到实处,急村民之所急,为村民办实事。”他记得有一天,一个老大爷心急火燎地跑到村委会,说自己孙子下个月要结婚了,孙子孙媳妇都在外地工作,来参加婚礼的亲戚朋友们有一大堆人,可是他家那周围根本没法停车,连婚礼用车都进不来,这可咋办啊!孙冬杰立刻带人去看,紧急制定出了办法,加班加点,楞就是在大爷家周围的空地及周边,平整出了一处可以停20辆车左右的小停车场,还给安装了石桌石凳葡萄架,建成了一个类似“小公园+停车场”的公共地方,并赶在老大爷家办喜事前完工了。老大爷家办喜事那天,他们非要请村委会的“小孙同志”和他的小伙伴们来喝一杯,衷心感谢他们的工作,效率非常,更重要的是,急百姓之所急,将工作做到了老百姓的心坎里。孙冬杰他们也借着这个契机,全村去调研了一番,自2019年到2020年间,陆续建成了13个这种 “小公园+停车场”,既解决了村民们走亲访友停车的实际困难,也让大伙多了个互相串门交流的场所,而且,让这美丽的乡村与都市更加接轨,更加时尚大气。
在孙冬杰参加工作这短短5年间,国家也经历了更加快速、多元的发展变化。震泽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学生村干部孙冬杰作为基层一枚螺丝刀,做了很多踏实的工作。他们成立村民自己的“小分队”整顿乡村卫生,他们接管子建处理池整顿村里生活污水,他们建立“河长制”护理河道,每个村支书就是河长……现而今,每天走在干净的乡村小路上,看着周围,房前屋后整洁干净,青山绿水环绕周边。他想的是,10年之后,这里将发生更大更美好的变化,而他是参与者。内心深处特别自豪和期待,干劲满满。
2021年,他经过村民选举,当选了兴华村党委委员、村委会副主任。孙冬杰有点激动地说,“我们村上的干部们大都30来岁。我们是把村干部的工作当作一份事业来做的!”对于未来,他说,“中华民族要复兴,乡村必须复兴,基层党员必须要把个人的价值实现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不忘自己入党的初心使命,践行自己的担当,我作为一名基层共产党员最朴素的想法就是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把家乡打造成环境美、乡风好、村民富、文明程度高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用自己所思、所学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策划 庾 康 劳晓飞
统筹 赵凯斐 赵亚玲
协调 单 峰
撰稿 周水欣
航拍 赵亚玲
摄像 刘璐 魏林娜
后期 刘 璐
片头 魏林娜
美编 朱 丽
往期链接:
吴江区震泽镇优秀党员全媒体系列展映之①|他,5年为31位寻亲者找到亲人 ——记共产党员朱学明
吴江区震泽镇优秀党员全媒体系列展映之②|吴继华:用新思路打开乡村振兴新局面
吴江区震泽镇优秀党员全媒体系列展映之③|鲍玉荣:开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新局面
吴江区震泽镇优秀党员全媒体系列展映之④|谭晓: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小巷总理”
编辑: 朱丽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