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里古镇。丁晓春 摄
“吴江三十里,地号梨花村,我似捕鱼翁,来问桃花津……”几百年前,袁枚的吟唱,让黎里这座小镇,一直蒙着桃源般的神秘色彩。
古镇生活。孙井贤 摄
黎里老街大都属老式建筑,明清的景点有多处,瞰观整个布局成一个横放着的“丁”字,“丁”字中间流淌着一条明亮清澈的市河,把黎里的老建筑剖成两半,形成了上、下两岸足有三里半长的老街。美丽的古镇游客纷至沓来。图为一批来自上海的旗袍女郎和摄影团队。孙华金 摄
夜幕下黎里古镇老街。阙明芬 摄
水乡黎里,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文化古镇,河多桥众。由东向西,伏卧着十几座型式多样的桥,把南北两岸紧紧地连成一体,勾画出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
清晨市民三三两两行走在古桥上。 钮泉娜 摄
悠悠水中行。孙华金 摄
黎里镇上古趣盎然,条条街巷依水而筑,座座石桥把上、下岸连在一起,沿市河两街及众多小弄连接着万户清舍明屋,一派“小桥流水旁,深巷幽弄中”的诗情画意。
黎里镇上古趣盎然,条条街巷依水而筑。顾树荣 摄
沿着市河两岸的青石板路寻找角度,那原汁原味的明清古桥、形态各异的河埠缆船石、那翘角的檐、花格的窗,那斑驳的砖墙和交错的巷弄,每一个转身都是一幅美景。
一派“小桥流水旁,深巷幽弄中”的诗情画意。顾树荣 摄
古桥,承载了黎里幽远的历史,天长地久的幸福和祝福,都在脚下蔓延。我们,从这里到那里,从家乡到水乡,从历史到今天。走进这粉墙黛瓦的江南,走进这精雕细刻的古镇,走近一座座朴实完美的古桥。这些桥,像时间一样,在秋日的晨曦中发出明亮的光泽。
远近高低各不同。吴英姿 摄
策划 庾康 徐炳华
统筹 张筠 金骏
协调 沈锋锋 潘若斐 赵亚玲
撰稿 谈燕
编辑 朱丽
往期链接:
看见汾湖 同城意境①|元荡慢行桥:沪苏两岸的“同心结”
看见汾湖 同城意境②|鼋荡小馆:尽显江南水乡风韵
看见汾湖 同城意境③|善湾村与水杉居:美丽乡村的“曲水善湾”
看见汾湖 同城意境④|世外汾小:一片生趣盎然的成长家园
看见汾湖 同城意境⑤|第五人民医院:借力上海优质医疗资源,满足百姓之需
看见汾湖 同城意境⑥|鼋荡驿站:休闲的河畔时光
看见汾湖 同城意境⑦|东联许庄村: 风景宜人 幸福乐居
看见汾湖 同城意境⑧|杨文头村:可期可待的公园式乡村
看见汾湖 同城意境⑨|英诺赛科: 用“芯”点亮未来
看见汾湖 同城意境⑩|中国移动:以“云”为载体,助推长三角数字经济腾飞
看见汾湖 同城意境⑪|汾湖文体中心:群众休闲健身的绿色场所
看见汾湖 同城意境⑫|法兰泰克:全球起重机及物料搬运行业的领先者
看见汾湖 同城意境⑬|大峡谷光电:点亮城市,照亮未来
看见汾湖 同城意境⑭|康力电梯:打造民族电梯品牌
看见汾湖 同城意境⑮|永鼎集团:好风凭借力,发展正当时
看见汾湖 同城意境⑯|汾湖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一体化的生动实践基地
编辑: 朱丽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