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视觉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重要作用。近年来,江苏林业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持续推进国土绿化、森林资源及野生动植物保护、湿地生态修复、自然保护地建设、林业产业发展和生态文化弘扬,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生态功能不断增强,为江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生态基底。“数说·图解 江苏林业高质量发展”全媒体系列,以“海报+数据+文图”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江苏林业在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征程中,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理念而取得的亮点及成效。欢迎大家“围观”、分享。
——题记
醉美云龙湖 一半青山半城湖
云龙湖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徐州市区,景区规划面积44.7平方公里。景区以优美的自然山水风光为背景,汇聚两汉文化、苏轼文化、宗教文化和山水文化等丰富的旅游资源,自然景观独特,历史文化厚重,素有“徐州名胜之冠”的美誉。
蓝天碧水金山银山 郑舟 摄
风景区内景点星罗棋布,主要有北魏大石佛,唐宋摩崖石刻,宋代的放鹤亭、招鹤亭、饮鹤泉、张山人旧居,明代的兴化禅寺,清代的大士岩、山西会馆、云龙书院、苏轼纪念馆、彭城金石园、音乐厅、艺术馆、好人园等历史文物古迹。大文豪苏轼曾在云龙山作《放鹤亭记》,被选入古文观止。年接待游客超1000万人次。
云龙山观景台 赵庆军 摄
云龙山水秀彭城 郑舟 摄
近年来,云龙湖风景名胜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开展生态修复保护项目。实施林相改造和引水上山工程,覆盖山林面积402公顷。施行拆建还绿,搬迁8个自然村和企事业单位,搬迁面积200万平方米,完成云龙湖周边16公里生态景观带建设,为野生动植物创造了良好的栖息生境。
云龙山香杏满坡 吕飞翔 摄
为促进景区水体生态自然修复,云龙湖积极实行退渔还湖,640公顷水体由养殖水体转变为自然水体,拆除鱼塘恢复自然水面113公顷,湖岸生态化改造15.9公里。连续4年开展增殖放流活动,累计人工放养花鲢白鲢129万尾,达到“以鱼净水”的目的。建设放生池0.8公顷,减少外来物种的影响。划定水体禁止活动区59公顷,为形成自然群落的形成创造条件。
徐州城内荡清波
群众性体育活动在云龙湖风景名胜区举行
经过持续地多年来修复和保护,云龙湖风景名胜区成为融山水自然景观与文化内涵于一身的风景优美、生态多样、环境宜居的“绿色生态家园”。云龙湖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地表水III类以上标准;绿地面积由19公顷增加到现在的354公顷。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来云龙湖栖息候鸟的种类和数量也逐年增加,成为云龙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云龙湖塔影余晖
景区始终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科学规划,高标准建设,践行新时代“两山理论”,努力把景区建成“绿山理水营湖”的生态文明典范。2015年,云龙湖生态景观修复项目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16年国家旅游部门公布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徐州唯一一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8年,云龙湖被江苏省水利厅、文化厅、旅游局联合授予“江苏最美水地标”称号。
云龙湖景区烛照繁华
星光小学学生在云龙湖边聆听景区工作人员讲解云龙湖水质监测方法
近年来,景区十分重视文化宣传,广泛开展走进自然保护地系列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参与诵读经典传承文化、红色文化宣讲、探寻文化密码感悟家国情怀、植树、我和春天趣约会、跟着苏轼去旅行等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持续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活跃了校园生活,成为素质教育的补充。孩子们通过走进自然保护地,接受科普知识,开阔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也增强了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出品 江苏省林业局 新华日报社
监制 庾康
统筹 张筠 庹祖权
协调 朱新法
撰稿 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海报设计 舒妍
供图 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往期回顾:
数说·图解 江苏林业高质量发展① 江苏:千里江岸的“美丽蝶变”
数说·图解 江苏林业高质量发展②江苏南京:一江两岸绿卷展 生态再现新图景
数说·图解 江苏林业高质量发展③长江千里绿廊的“苏州样板”
数说·图解 江苏林业高质量发展④ 南通:接力跑好长江保护“最后一棒”
数说·图解 江苏林业高质量发展⑤以“绿”为笔,绘就堤岸葱茏锡常扬镇泰长江美丽画卷
数说·图解 江苏林业高质量发展⑥守护湿地宝库 润泽原真生态
数说·图解 江苏林业高质量发展⑦守护微笑天使 争做江豚卫士
编辑: 朱丽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