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视觉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作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启动区重要板块的汾湖高新区(黎里镇),是如何在“携手高质量一体化奋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先行之“先”,当好示范之“范”的?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新华日报全媒体记者摄制了“百人说汾湖,来看一体化”系列短视频,通过生动多彩的镜头,带您与这里的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这块令人神往的土地上发生的喜人变化。
从吴江城区驱车四十分钟,便来到了鼋荡湖边。相比人流如织的城市,这是一片风景如画的新天地。草地上,各种色彩和形状的小帐篷如雨后蘑菇般自由自在地散开着,有人在帐篷里睡觉、有人在草地上野餐、有人放风筝、也有人只是在阳光下发个呆,而更多的人,走上了慢行桥,拍照打卡,体会一脚跨两地的新鲜奇妙。
鼋荡慢行桥连接着上海青浦的金泽和江苏吴江的汾湖,是环鼋荡岸线贯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承担的最早实体项目之一。一座宛如彩带的慢行桥,把跨越鼋荡的两地更加紧密地连接起来。一位晚饭后出门散步的青浦居民高兴地说,两个地方能有一个一起玩的地方,感觉太棒了!如今,慢行桥迅速地成为了鼋荡的网红打卡地,关于慢行桥的美丽故事也传遍了长三角。
慢行桥全长585.7米,整体设计以“同心结”为理念,体现吴江青浦两地同心共治的发展愿景,同时融入两地文化,体现了长三角一体化的“生态一体化,文化一体化”理念。
桥身如同一条缎带,连同融入湖水柔波元素的桥上栏杆,与鼋荡湖上的水波交相呼应,优雅浪漫。由北往南,走至桥中央,设有行人休息的景庭,顶部就像两轮弯弯的月亮,而景庭中的白色镂空雕塑,灵感来自太湖石,寓意苏沪两地的强强联合“别有洞天”。整座大桥以慢行、骑行、停留三股不同人流的汇聚与边界划分,在不同速度的行进过程中带给人们不同的景观感受。桥上,有少年骑车如风疾行,也有游客站在两地交界地标处拍照留念,更有许多行人倚栏凭眺,如痴如醉。
慢行桥平均宽度6米,最宽地方达到16米,整桥宛若一根飘荡的“丝带”。慢行桥项目规划和景观方案采取国际方案竞赛方式确定和国际设计事务所合作设计,在三峡上海院总体牵头和策划下,经过两个月的设计,于2020年7月28日开始施工,同年10月22日桥面主体结构合龙,10月31日完成桥面装饰、绿化。慢行桥通车亮相之后,迅速成为网红打卡地,不仅是休闲旅游景点,更是两地居民户外放松、团建活动、婚纱摄影的首选之地。
建成后的慢行桥进一步便利了两地人文、景观的融合、交流,实现了青浦、吴江两区交界段慢行系统及蓝绿体系互联互通,如今已经成为示范区建设的品牌展示项目,慢行桥的成功建设开辟了示范区跨区域项目建管模式创新:由企业投资、企地共建、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壁垒。慢行桥还荣获了2022年度WAFC“杰出设计奖”和DFA“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奖”。
河湖纵横、蓝绿交织,生态绿色正是环鼋荡滨湖人居的最大特色。慢行桥以生态桥、交通桥、景观桥、文化桥、生长桥的综合形象打造,桥身及上部附属结构,两岸陆域及水上生态工程,总投资1.08亿。站在飘带般的慢行桥上远眺湖面,不远处正在开工建设的沪苏湖高速铁路如同一条白色蛟龙穿越鼋荡,飞架于粼粼碧波之上,这条铁路预计2024年通车,届时,将大大提升长三角地区的出行速度。
慢行桥两侧入口是红杉林广场,从种植于水中的纵生杉树林中走来,如临仙境。从慢行桥下来,便步入了一个草木新翠、生机盎然的美丽新世界。湖水碧波荡漾,和风拂面,白鹭翩飞,好一幅和谐宜人的生态美景。如果说一座慢行桥让鼋荡声名鹊起,那么,更让她美名远扬的是,在鼋荡18.2公里岸线及腹地,一幕幕令人惊艳的乡村振兴大戏正在上演,一幅幅江南原生态乡村度假和田园生活的画卷,已徐徐展开!
出品
汾湖高新区管委会
新华日报社全媒体视觉中心
监制 张炳高
策划 庾康 蔡绍广 孙静
统筹 沈锋锋卜亚楠
视频 曹凯琪 王诗宇
撰稿 李红梅
后期 曹凯琪
往期回顾:
百人说汾湖 来看“一体化”①|上海医生来看病,真棒!
百人说汾湖 来看“一体化”②|一体化,办事更方便了
百人说汾湖 来看“一体化”③|深化联合河长制 水更清澈岸更美
百人说汾湖 来看“一体化”④|苏州南站,了不起的大工程
百人说汾湖 来看“一体化”⑤|一体化,更“通”更“畅”了
编辑: 朱丽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