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吴江开发区位于长三角核心位置的苏州南部,总面积176平方公里,总人口50万。吴江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2010年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苏州南部的现代新城区,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吴江开发区,已成为国内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智能装备产业集聚区、中国沿海地区最佳投资地之一。在吴江开发区升级国家级10周年之际,我们通过这个系列视频,解读区内企业坚持不懈的创新精神和蒸蒸日上的发展面貌,展示吴江开发区正奋力迈向国家级开发区第一方阵和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决心和信心。
2011年,德资企业崇德碳技术(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崇德碳”)选择落户吴江开发区时,有三个理由:一是这里刚刚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区,发展正处于风口;二是靠近上海,便于接触更多人力、金融资源;三是地处苏州,经济发展红利明显。事实也证明了这一选择的正确:截至去年,公司年销售额达3.6亿元人民币,今年前4月销售额同比增长11%。
崇德碳总经理赵焕录介绍,发展至今,公司已经成为全球碳行业发展的领军者。“公司拥有全球顶尖的材料研发技术和工艺设计,在全球碳石墨行业的高端客户领域占有绝大部分份额,目前主要产品有机械行业碳密封环、高温石墨陶瓷制品、工业电机用碳刷、风电行业碳刷等。”赵焕录说,公司的一些高精尖产品,还被应用到了国家级别的核电项目中。
不过,崇德碳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2016年之前,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甚至一度濒临“倒闭”。“当时我们面临的困境是这样的:生产出来的东西,客户不要,客户要的,我们又生产不出,整个公司的交货率,只有8%。”赵焕录说,也正是因为业绩的惨淡,让集团一度想关闭在吴江开发区的工厂。
后来,公司开始调整生产模式,并努力从政府部门获取支持。因为本身就拥有高精尖的技术,在优化生产流程、生产出客户所需要的产品后,销售渠道很快得到了畅通,同时,在银行以及吴江开发区招商、人社部门的支持下,公司也完成了发展资金和人才的储备。在2015年亏损5000万的基础上,2016年,公司华丽转身,实现盈利3000万。
赵焕录也深知,公司从成立之初到现在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吴江开发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他也一直感念于这种支持。今年疫情期间发生的两件小事,更是让赵焕录的这种感念得到了进一步加深。
疫情期间,公司一位员工返岗时,被困在了高速公路上,随即向公司发起了求助。接到求助,公司一时也有些手足无措,只得先向吴江开发区政府部门询问如何解决。让赵焕录没想到的是,政府直接派出了工作人员,和公司相关负责人一起到高速卡口上解释情况。最终,该名员工被顺利从卡口上接下。
还有一件小事。一些员工虽然顺利返岗,但在寻找出租屋的时候却犯了难,这时,吴江开发区人社部门主动出手,帮助返岗员工做房东的思想工作,尽全力解决员工的住宿问题。
“这些事情很小,但透露的是政府部门对我们企业的关心。”赵焕录介绍,这么多年来,每次遇到问题,公司都可以直接去找吴江开发区的相关部门反映,政府部门也会尽全力帮忙解决,有时候不等企业反映,政府还会自己找上门来。也正是依靠这种“关心”和“贴心”,公司年前定下的今年营业额增长10%的目标,哪怕在遇到疫情后,也依然没有下调。
崇德碳良好的业务发展,和对未来的乐观期望,让德国集团总部对吴江开发区的良好营商环境有了清楚感受,因此追加了在吴江开发区的投资。集团于2019年在吴江开发区又成立了崇德粉末冶金(苏州)有限公司、崇德昱博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两家新公司,分别瞄准粉末冶金和半导体研发两个高端制造行业。赵焕录介绍,这两家新公司的成立,意味着总部要在吴江开发区打造第二个集团,帮助吴江开发区进一步提高科技研发实力。
“我们相信,在吴江开发区的各种有利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服务下,公司的创新发展会更加平稳强大,也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赵焕录说。
监制:范建龙策划:庾 康 金海洪 陈若峰 统筹:薛维付 协调:袁永亮 孙智峰 凌 滔 张培元撰稿:韦 欢摄制:王诗宇 魏琳娜 范俊彦
往期链接:
1.中达电子:和吴江开发区结成“命运共同体”
2.瑞仪光电:纳税贡献领军企业
3.高创电子:精益管理,提质增效
4.群光电子:在“家里”创业,安心舒心
5.亚旭电子:优质营商环境成就企业高质量发展
6.飞旭电子:多元布局“笑傲江湖”
7.英格索兰:员工政府股东都满意的企业
8.万宝至马达:小马达也有大动能
编辑: 王诗宇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