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里古镇岸清水绿,树木青翠欲滴。
黎里大美,无需赞颂。古镇宁静,无需喧哗。
黎里古镇,戏曲爱好者们正在练习。
自宋朝以来,朝代更迭,岁月变迁,黎里古镇依然保持着最朴实的风貌。悠然地走在老街上,只见两岸粗大的古香樟,仍旧青翠欲滴,低垂的枝条,轻吻着水面。贴水的石阶上,每隔一段,就有一尊缆船石。沿着水流的声音继续行走,河岸旁的揽船石、揽船洞随处可见:如意、暗八仙、蝙蝠等,雕刻精美,栩栩如生,据统计,古镇黎里的揽船石为江南水乡之最,共有252颗,花纹雕饰多达20余种。
宅弄深处、曲径通幽,别有一番洞天。
黎里古镇里各种特色小店,吸引游客打卡。
“宅弄深处,曲径通幽,不知深几许,行至尽头,豁然开朗,别有新洞天。”这诗对古镇弄堂是具象的描述,更是一种意象境界的表述。这种境界对生活在弄堂内的人来说就是他们最普通的生存空间,但对整个江南文化来讲,却是最根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古镇的弄堂,纵横交错,像是一条条精密交织的丝线,在经纬间把古镇的昨天、今天都编织其间。
古镇黎里的揽船石为江南水乡之最,共有252颗。
游客在黎里区公所里参观游览。
穿行在黎里的弄堂之间,是一种解读江南古镇最亲近的方式。黎里的弄堂,堪称江南古镇一绝。保存完好的有85条,暗弄堂70条,明弄堂15条,以姓氏命名的弄堂为57条,占67%。黎里弄堂构建之奇,也是少有。有走马堂楼底的跨楼弄,有两弄紧依的比翼鸳鸯弄,有直插郊外的通风弄,还有弄内生弄的母子弄等。
摄影达人,用无人机记录古镇之美。
漫步黎里古镇,体验古镇风情。
黄昏的黎里,就像一位平淡的老人,收藏着一切可以收藏的故事,又遗忘一切想要遗忘的人。行走着,歇息着,喝一杯黄酒,啃几只黎里辣鸡爪,尝一尝有名的黎里套肠,今夕是何年。
“水乡明珠”黎里古镇,静静感受它的美。
黎里古镇,至今依然保持着最朴实的风貌。
水岸寒舍是黎里的风景,是属于自己的特色民宿。2015年春,黎里著名影星殷明珠后裔殷文焕先生回到家乡,建立了黎里·水岸寒舍。自此,梦里时光,就将久久地停留于此。
出品 张育英
创意 庾康
策划 张筠 李赟
统筹 赵亚玲
撰稿 谈燕
摄影 杨海石
江苏摄影采风团聚焦黎里古镇视觉影像系列之①|“江苏摄影采风团聚焦黎里古镇”媒体报道集萃
江苏摄影采风团聚焦黎里古镇视觉影像系列之②|醉了游人 美了黎里
江苏摄影采风团聚焦黎里古镇视觉影像系列之③|小桥流水 古趣盎然
江苏摄影采风团聚焦黎里古镇视觉影像系列之④|江南乡村 田园画卷
江苏摄影采风团聚焦黎里古镇视觉影像系列之⑤|弄堂故事 人文之美
江苏摄影采风团聚焦黎里古镇视觉影像系列之⑥|幽幽月色 静谧水乡
江苏摄影采风团聚焦黎里古镇视觉影像系列之⑦|115条弄堂 构建独特黎里
江苏摄影采风团聚焦黎里古镇视觉影像系列之⑧|相遇黎花里 不改韶华容颜
江苏摄影采风团聚焦黎里古镇视觉影像系列之⑨|初夏时光 清新气息
编辑: 杨玉梅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