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吴江开发区位于长三角核心位置的苏州南部,总面积176平方公里,总人口50万。吴江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2010年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苏州南部的现代新城区,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吴江开发区,已成为国内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智能装备产业集聚区、中国沿海地区最佳投资地之一。在吴江开发区升级国家级10周年之际,我们通过这个系列视频,解读区内企业坚持不懈的创新精神和蒸蒸日上的发展面貌,展示吴江开发区正奋力迈向国家级开发区第一方阵和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决心和信心。
2011年,康宁公司落户吴江开发区,投资4000万美元从事生命科学领域的耗材生产,包括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相关企业实验用试管、器皿等,产品涉及美国母公司33000多种中的几百种,是行业中产品品类最全的企业。
自2012年进入正常化生产以来,年均销售保持两位数增长。
作为康宁生命科学(吴江)有限公司的掌门人,康宁生命科学亚太区总经理刘之菲对公司在吴江开发区的成长发展,最感欣慰的是2015年以来亩均税收连年位列吴江开发区前10名,去年仅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就接近1亿元。
企业发展有这样一种质态,一直奔跑在“快车道”上,在刘之菲看来,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
一是企业自身优势。依托母公司产品的广覆盖度,让业内其他企业望尘莫及。而这又很好满足了客户采购时一网打尽的普遍心理,给客户足够的选择空间。
经过169年积淀,康宁公司靠特有的企业文化,有效提高了员工的忠诚度。在吴江开发区生产基地,员工流失率很低,十几年厂龄的比比皆是,他们不少已成为企业的核心骨干。熟能生巧,在岗位上打拼时间越来越长,对制造工艺每个细节的高要求就把握得越好。
客户不同,产品要求各异。对常见的缩小不同批号产品的用料或尺寸规格的批间差要求,康宁都能控制在非常严苛的范围内,以保证客户每次实验的准确性。同时,对于一些客户的产品定制化要求,也能给以很好的满足。从而拥有了一批忠实用户。有个做细胞治疗的上海客户,前不久首次遇见刘之菲,告诉他早在20多年前读研究生时用的就是康宁的产品,至今没变。
一是营商环境。五年前,开发区通往康宁公司的道路尚未建设,工厂周边也难见绿化。如今,这里的面貌焕然一新,成了新城区,还通了地铁,可以直达苏州城区。这大大增强了企业招聘员工时的吸引力,他们只要愿意都可以来此落户。
这里的政务环境也让企业非常放心。除了各种优惠支持政策,平时企业一旦遇到困难或问题,相关政府部门都会及时帮助解决。“我们生产的耗材产品,一个特点是大进大出,各方面的办事效率非常重要。”刘之菲说,很多时候,开发区都是针对企业的特殊要求,通过“一企一策”特事特办。
长期专注于生命科学耗材生产,并非康宁公司固步自封、没有创新。多年来,基因组学的相关耗材生产一直是康宁公司的主业。最近两年,公司逐步引入细胞培养类产品。此次新冠疫情暴发,疫苗研发、大型细胞培养等,给这类产品带来了重要机会。
去年建成的生产线,不仅用于疫苗研制,在最新的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科技应用中也都有了用武之地。
在克服疫情早期人员到不了岗、供应链相关工厂供应不畅等挑战后,3月开始康宁吴江工厂生产已恢复正常。目前,正在抢抓体外诊断、核酸检测试剂盒用耗材,以及免疫细胞治疗和干细胞治疗耗材需求快速增长的机遇,加快生产,提高市场供应能力。
监制:范建龙
策划:庾 康 金海洪
统筹:薛维付
协调:袁永亮 孙智峰 凌 滔 张培元
撰稿:邵生余
摄制:曹凯琪 刘 璐 赵亚玲
往期链接:
1.中达电子:和吴江开发区结成“命运共同体”
2.瑞仪光电:纳税贡献领军企业
3.高创电子:精益管理,提质增效
4.群光电子:在“家里”创业,安心舒心
5.亚旭电子:优质营商环境成就企业高质量发展
6.飞旭电子:多元布局“笑傲江湖”
7.英格索兰:员工政府股东都满意的企业
8.万宝至马达:小马达也有大动能
9.崇德碳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踏过难关奔向光明未来
10.绿控传动:靠创新实现跟随变超越
编辑: 曹凯琪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