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视觉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要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经过三个多月的采写和拍摄,庆祝吴江开发区成立30周年“创新达人”全媒体系列,和您见面了。这一系列所聚焦的群体,涉及益生菌、玻璃、新材料、智能汽车等二十多个门类,个个身怀绝技,个个是创新“达人”,他们为企业的壮大,不畏艰辛、踔厉奋发,在各自领域发热发光,也为吴江开发区的发展增光添彩。在采访和拍摄的过程中,我们常常被他们的拼搏钻研精神所感动。让我们透过文字和光影,来领略创新“达人”们的风采。
你有没有设想过,将来的某一天,在广袤的田野上,看不到一个劳作的农人,只有机器在有条不紊地运转,“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将永远成为过去式?苏州久富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正在帮广大农民实现这美好的梦想。
在苏州市吴江开发区,这家创立于2012年的高新技术公司已经崭露头角,以突飞猛进的发展速度令人刮目相看。在寸土寸金的开发区,久富公司厂区的宽敞令人吃惊,稍一想,那是因为农业机械都是大家伙,厂区太小施展不开。在久富同样巨大的展厅里,绿色草坪上停着一批崭新的农业机械,有插秧机、播种机、收割机、打桨机,令人目不暇接。
董运华是2018年5月来到久富的,久富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于一体的专业生产高品质水田农业机械公司,公司总经理徐正华是董运华江苏大学的校友,两人都是学农业机械的,因缘巧合,走到一起共同创业。
董运华是江苏沭阳人,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国企工作,从技术员一直做到负责技术的副总经理,几年后,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他离开国企,去了浙江一家私企,担任公司的技术副总、总工程师,这一干就是十多年,直到来到久富公司。董运华是个技术迷,也是个自然迷,农村迷。他小时候生活在乡下,干过所有繁重的农活,对于农村生活的艰辛沉重深有体会,实现农业机械化,让农活变得轻松是他从小的梦想,也是他选择大学专业的初衷。大学毕业后,他没有选择科研机构里相对轻松的工作,而是把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扎扎实实地落到土地上,让它们生根发芽,结出真正的果实。曾几何时,“天上有飞机,地上有联合收割机。”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目标,而董运华主攻的正是联合收割机。收割机看似简单,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因为它是系统性运作,包括切割、输送、脱粒、清选、集粮等工序,所有动作全部集中在一个机器内,需要各个部件的协调配合,因此从研发到落地的过程并不简单,加上我国农机发展历史较短,积累的经验有限,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几十年来,董运华一头扎进这里,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推进技术不断进步。
董运华记得他刚刚来到久富时,参加公司一台收割机样机在同里的测试,当时相关领导前来观摩,媒体也来了不少人。可是,机器下田只走了20米,运作就不流畅了。经验丰富的董运华一眼就看出了问题所在,他下田悄悄告诉驾驶师傅是因为二次脱粒出口方向有问题,才导致无法运作。师傅一开始不相信,他说下田之前他反复检查过,没有任何问题。董运华也不争辩,二话没说,拿来工具现场改装,不到一小时,问题解决,收割机流畅地运作起来,避免了现场的尴尬。董运华搞了大半辈子的农机,他熟悉许多农机的结构性能,特别是收割机,每一个细节都能如数家珍。有一次,他发现1108收割机的脱粒滚筒顶盖里的导流板设计不对,运作时会产生不连续而堵死,幸好及时调整过来,避免到市场出现批量问题。
在久富,大家都知道总经理徐正华的理念是“只做高品质的农机产品” ,为了保证品质,新产品必须通过500小时台架与300小时田地实验,测试,跟踪,收集反馈信息,改善验证。作为一名工程师,这时候的董运华总是忙得昏天黑地,夜以继日地连续作战成了家常便饭。但是,热爱机械的董运华并不以此为苦,他对乡村的情怀,对农业的热爱,深深激励着他。历经几年的砥砺,久富终于脱颖而出,现在,久富生产的插秧机、收割机品质性能都已在全国名列前茅,知名度和客户认可度都直线上升。
巨大的努力换来了丰硕的回报,近三年,久富得到了长足发展,这家拥有300多名员工的农机科技公司先后荣获了第八、十、十一届“全国农机用户满意品牌 ”,近三年的中国农业机械年度TOP50+系列奖项, 2018中国农机行业年度“最具影响力品牌奖”、中国农机制造企业年度“新锐奖”,这些荣誉里,凝结着董运华的汗水和智慧。来吴江的短短几年时间,董运华以第一发明人获得3项新型实用专利,另有3项发明专利处于实审阶段,2021年董运华被评为姑苏高技能领军人物。
久富公司每年投入研发的经费不低于销售额的百分之十,董运华认为这也是他当初选择久富的原因之一,作为一名工程师,董运华深知,创新是产品的生命线,而研发正是创新的基础。2021年6月,久富联合收割机正式下线投入市场,一年来,赢得极好的口碑。做好水田耕、种、管、收一条龙机械化,在性能上优化产品,联合收割机做到损失率、破碎率、含杂率的最小化,这是久富的目标。对久富的未来,董运华说,不仅要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将来的农场是无人化、智能化的,农民只要在电脑上操作就能耕种管收,再也不受风吹日晒的辛苦。
虽然来到吴江开发区不过短短几年时间,但董运华说他很喜欢吴江,吴江的人才政策也深深吸引他,他希望加大人才政策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有识之士选择来吴江工作和生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了农机事业,董运华到过西藏之外的所有省份,有好几个省份的每个县城他都去过,很多田间地头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工作之余,董运华最喜欢背包徒步远行,他说,用双脚丈量大地,让他有种真正的踏实感和幸福感。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董运华这样的中国农机人正推动着民族农业机械的复兴。 “久富农机富久天下”,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在美丽广袤的田野上,董运华和他的收割机一定会收获财富,收获希望,收获美好。
出品 王牟
监制 查旭东
策划 庾康 陈若峰 薛维付
统筹 范锋 单峰
撰稿 李红梅
摄影 王波
视频 李丹 潘飞
设计 朱丽
【往期回顾】
吴江开发区创新“达人”①丨吴勤芳:携梦奔跑19载 引领中国铸造行业智能化
吴江开发区创新“达人”②丨方曙光:不轻言放弃,一直走在追梦路上
吴江开发区创新“达人”③丨易新:肺癌诊疗技术的引领者
吴江开发区创新“达人”④丨成波:校地合作,科技成果“裂变”出一个新产业
吴江开发区创新“达人”⑤丨徐炜政:化学“反应”他的人生梦想
吴江开发区创新“达人”⑥丨李磊:绿色新能源汽车的“先行者”
吴江开发区创新“达人”⑦丨张伟:为安全驾驶保驾护航的人
吴江开发区创新“达人”⑧丨朱宇:与光同行 引领未来
编辑: 魏林娜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