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视觉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重要作用。近年来,江苏林业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持续推进国土绿化、森林资源及野生动植物保护、湿地生态修复、自然保护地建设、林业产业发展和生态文化弘扬,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生态功能不断增强,为江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生态基底。“数说·图解 江苏林业高质量发展”全媒体系列,以“海报+数据+文图”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江苏林业在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征程中,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理念而取得的亮点及成效。欢迎大家“围观”、分享。
——题记
大圣故里 西游胜地 描绘生态文明美丽新画卷
花果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连云港市最富盛名的云台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公园包括花果山、渔湾—东磊2个园区,界定面积21.84平方公里。公园以典型的海蚀遗迹地貌景观、滑坡或崩塌等环境地质遗迹为特色,地质遗迹景观分为典型地质剖面、地貌景观、环境地质、水体景观四大类,其中国家级地质遗迹达13处。
渔湾老龙潭瀑布 范守梅 摄
花果山大圣湖 张言华 摄
公园内峰峦起伏、峡谷纵横,共有74座山峰,主峰玉女峰,海拔624.4米,为江苏省最高峰。崩塌与堆积形成的怪石园和七十二洞是国内规模屈指可数的崩塌环境地质遗迹;渔湾老龙潭瀑布为江苏省之最,落差达37.5米;水帘洞、唐僧崖、大圣佛、娲遗石等富有西游文化特色的地质遗迹景点令人流连忘返;园区更有不同海拔的成层海蚀洞,是研究50万年来海平面变化的重要依据,属国内罕见。
玉女峰 范守梅 摄
水帘洞 范守梅 摄
七十二洞 范守梅 摄
公园内地质遗迹自然景观丰富,西游文化胜迹景观荟萃,生物资源种类多样。地质公园内植物种类有1700余种,其中药物资源就有1190种,各类古树名木281株,其中更有极具代表性的“千年玉兰花”“千年糯米花”“千年银杏”等,是连云港市古树名木最为集中的区域,是江苏省重要的野生植物资源库;地质公园内的动物资源较丰富,主要有国家级二级保护动物猕猴,以及松鼠、梅花鹿、野鸡等。野生的兽类、爬行类、两栖类有34种,鸟类百余种。尤其是大量的野生猕猴与人和睦相处,给游人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千年糯米花 范守梅 摄
千年玉兰花王 范守梅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花果山国家地质公园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努力书写“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融相合的大文章。公园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不断加大林长制落实力度,强化措施、细化责任、做实工作,坚持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持续做好生态绿化和景观提升,强化裸露山体、宕口、坑塘修复,积极开展植被复绿,保护好各类古树名木,不断提升“碳汇空间”容量和质量,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公园不遗余力地做好生态环境督察工作,切实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监管力度,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全力擦亮“国家级地质公园”绿色生态名片,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推进绿美江苏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九龙桥木栈道 范守梅 摄
多年来,花果山国家地质公园依托花果山景区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大力拓展研学游,将野外地学科普路线与博物馆内建立的科普实践基地相配合,定期组织青少年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深度挖掘《西游记》文化遗产,实现自然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相融合,地质遗迹保护、地学科普和地学旅游相融合。
倾听大自然的呼吸--草本植物 孙艺菡 摄
渔海共眠 海底星辰万里,奇妙海洋之夜 焦竹 摄
出品 江苏省林业局 新华日报社
监制 庾康
统筹 张筠 庹祖权
协调 朱新法
撰稿 连云港市花果山风景区管理处
海报设计 舒妍
供图 连云港市花果山风景区管理处
往期回顾:
数说·图解 江苏林业高质量发展① 江苏:千里江岸的“美丽蝶变”
数说·图解 江苏林业高质量发展②江苏南京:一江两岸绿卷展 生态再现新图景
数说·图解 江苏林业高质量发展③长江千里绿廊的“苏州样板”
数说·图解 江苏林业高质量发展④ 南通:接力跑好长江保护“最后一棒”
数说·图解 江苏林业高质量发展⑤以“绿”为笔,绘就堤岸葱茏锡常扬镇泰长江美丽画卷
数说·图解 江苏林业高质量发展⑥守护湿地宝库 润泽原真生态
数说·图解 江苏林业高质量发展⑦守护微笑天使 争做江豚卫士
数说·图解 江苏林业高质量发展⑧醉美云龙湖 一半青山半城湖
编辑: 朱丽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