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海而生的黄窝村全貌。
在美丽的黄海之滨,云台山最东端有一个小村落依海而生。景色宜人的山海渔村,被状如簸箕的山形环抱,仅剩一面向海,恰如一个温暖的“窝”,这里,就是连云港市连云区高公岛街道黄窝村。
山林间山岩幽壑,涧沟波光粼粼。游人乐不思蜀。
游人观赏摩崖石刻。这是在连云港保存最为完好的石刻之一。
村落整体位于山麓地带、黄窝景区中,有皇古洞、龙潭涧、龙凤树等自然景观,还有市级文保单位龙潭涧摩崖石刻。所谓“靠海吃海”,黄窝村曾经是个贫困的小渔村,渔民以捕捞为生。随着海洋资源渐次枯竭,捕捞村民年年亏损,导致这里被戏称为“黄沙窝”。
村中小景。
紫菜收获季。
为了扭转局面,黄窝村建码头、造船台、办工厂,大力发展近海养殖加工特色产业,以紫菜养殖作为全村重点推广项目。如今,黄窝村以近海紫菜养殖、加工为支柱产业,年产值超1.9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3.5万元,走上“小康路”,华丽变身为“黄金窝”。
海边紫菜养殖。
村办紫菜加工厂里生产的紫菜远销日本、韩国等地。
紫菜养殖终有饱和时,在紫菜养殖、加工如火如荼之际,黄窝村把目光从海洋转移到陆地。富裕起来的黄窝人,首先借助优美宜人的临海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对全村民居瓦面和墙面统一刷新,凸显“红瓦白墙”苏北民居特色,使黄窝村成为苏北知名的美丽宜居村庄。
美丽的传说龙凤树下,年老的村民每天在此说古道今。
与此同时,黄窝村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目前,已投入1000多万元,建设环山游道、景观大门、观景台、休闲茶楼、修缮民居、游客中心、生态停车场等。
山窝里的村民住宅。
紫菜养殖依靠这些小木船,修船业也沿袭了下来。
另外,黄窝村还对原有的人文资源做深度发掘,包括生产习俗、社会习俗、生活习俗和信仰习俗在内的渔民俗文化,将这里打造成为黄海沿岸“渔味”十足的传统村落。
村里的民宿别具特色。
通过引导、扶持村民发展“民宿”“渔家乐”等休闲娱乐项目,黄窝村努力探索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新模式新机制,达到“村中景、景中村”的效果,形成“吃在渔家、住在渔家、乐在渔家”的休闲渔业一条龙服务链,成为海上云台山风景区东大门。
策划:肖 勇
文字:吴红梅
摄影:王健民
【往期回顾】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①|千年流韵的“金砖水乡”——祝家甸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②|宜兴丁蜀镇前墅“国宝”——活着的600岁“古龙窑”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③|兴化千垛镇东罗村——梦里水乡“鱼米香”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④|无锡羊尖镇严家桥村——江南古镇织出“双面绣”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⑤|有故事的漆桥古村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⑥|淮安老子山镇龟山村——“文旅融合”千年古村焕新颜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⑦|千年古村南京溧水石山下——且把他乡作故乡
编辑: 张筠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