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苏州市吴江区举办了首届“吴江时代工匠”寻访活动,通过全媒体融合平台,以平实的角度,宣传展播了一批时代工匠,让“身边的陌生人”成为“可触可感的‘网红’楷模”。活动获得成功,社会反响热烈。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2021年,吴江再度和媒体联手,举办新时代吴江“红色工匠”暨第二届“时代工匠”寻访活动。经过半年多的寻访,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之际,吴江一批各怀绝技的“红色工匠”被颂赞——“鲜花献工匠”再次成为吴江大地的一道暖阳!
工匠精神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是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前行的精神源泉。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要源源不断培养造就爱国奉献、勇于创新的优秀人才,真心爱才、悉心育才、精心用才,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匠心聚,百业兴。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当前,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呼唤着“工匠精神”的发扬光大;作为一体化核心区的吴江,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把培养更多的红色工匠、时代工匠作为自觉的追求。
这里,我们将以生动而丰富的全媒体形式,展示今年寻访的20位吴江“红色工匠”,以飨读者和观众。
——题记
大风,但阳光很好。程立斌在华源控股的办公楼前等着我们。这个看上去憨厚朴实的小伙子是土生土长的桃源人,现在是公司技术部经理。桃源虽然没有大都市的繁华,地处偏僻却不闭塞。程立斌所在的苏州华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方案策划、包装设计与产品制造为核心的综合包装方案提供商,本着“关注伙伴,共同成长”的经营理念,服务于高端品牌客户。目前已在全国范围设有十多个生产基地,以苏州为中心点,涵盖了全国的服务网络,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包装解决方案。2015年12月31日公司成功登陆深交所中小板,翻开了企业发展的新篇章。
程立斌2008年毕业于江海学院,大学所学专业是模具设计与制造,第一份工作在吴江的一家电子厂。一年后,应聘进入了华源公司。虽然从吴江回到了桃源,但程立斌觉得自己很幸运,不仅公司离家很近,又是自己喜欢的工作,他开始心无旁鹜地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不久,他就在工作中发现了自己技术层面的局限性,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他自学完成了机械自动化专业的本科,很快,他就从金工车间的一名普通技术员成长为公司技术部的经理。一路走来,有汗水和辛劳,更有成长和喜悦。
回顾10多年的工作经历,程立斌说他记忆中最深刻的是2016年,公司开始自主研发大型智能生产系统,摆在这个年轻人面前的,是设计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双重巨大挑战。这一年,程立斌主持并参与了公司智能自动倒锥桶线、智能多工位钢提桶自动生产线的自主研发,这是融入智能控制系统进行总装的产线,在集团的生产转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接到任务后,几乎整个2016年的夏天,程立斌带领他的技术团队都泡在加工车间,不停试验和改进设计方案。车间没有空调,那个夏天又特别酷热,小伙伴们每天都挥汗如雨。在这艰辛的过程中,偶尔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消极情绪。
作为带头人,程立斌不仅负责模具设计及机械设计,还要不断地给大家鼓劲打气,描绘着成功之后的美好,一次次让团队振奋精神,韧劲十足。两个月后,他们终于完成了设备关键部位的模拟评估,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公司技术团队还与江南大学机械学院的师生团队一起研究,通过学校的前瞻性模型研究,对智能多工位钢提桶线的应用场景进行模拟,最后凭借公司已有双通道钢提桶线的成功经验,顺利完成最终的整体研发,解决了双通道钢提桶线产线较长、设备工位互动互联稳定性的不足。2016年,程立斌他们共装配多工位钢提桶线2条,多工位钢提桶线、多模卷冲辅助部件生产线等技术改造项目共计40余项,并发往子、分公司使用,生产效率及产品稳定性得到很大的提升。并且,由程立斌牵头梳理,形成了一批专利。这一年,对于年轻的程立斌来说,是事业上非常重要的一年,无论从技术能力还是管理能力,以及自身成长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让他特别有成就感!2017年,公司在此基础上继续完善,再次投入4条此类钢提桶线的设备制造生产。截至目前,已有20余条自主设计开发的钢提桶生产线分布在集团内各个子、分公司,为集团的生产转型做出了重要贡献。
华源控股在全国有很多子、分公司,程立斌和他的团队经常要往各子、分公司安装调试新的生产线。那年在成都分公司的调试让程立斌记忆犹新。因为在调试过程中,成都分公司为了按时完成订单不能停产,因此,调试工作全部放到了晚上。就这样,程立斌他们日夜颠倒地工作了整整10天,每个人都疲惫不堪,但最后成功的喜悦是如此巨大,让他们觉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这样的故事在程立斌的生活中已经习以为常。同事们都觉得在工作中的程立斌是一个敢于担当,认真专注的人,他善于团结同事,启发同事提出建设性建议,将大家拧成一股绳,遇到任何困难都不畏惧,迎难而上,一次又一次带领团队共同成长。
十多年的全心投入,让程立斌取得了许多成绩,他荣获过中国包装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2014年获得吴江区有突出贡献的高级工荣誉称号,2018年被评为苏州市青年岗位能手。对于荣誉,朴素的程立斌谦虚地说,荣誉只属于过去,未来的路还很长,他将继续带领他的团队奋战在技术研发的征程上。作为一名党员,他将以更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身先士卒,勇于担当,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务实进取的作风, 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发挥自己的智慧与才华。
因为从事技术研发工作,经常与团队一起长时间奋战,程立斌陪父母和妻子的时间很少,但家人都非常支持他的工作。在他们朴素的理念中,觉得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就是一种有意义负责任的工匠精神。程立斌能学以致用,也为公司创造了一定的价值,他们都为他感到自豪。在家人的心中,程立斌是一个负有责任心、孝敬长辈、乐于助人的好小伙!
和许多年轻的党员一样,程立斌在重温入党誓词时仍然心潮澎湃,感慨良多。多年耕耘在家乡的土地上,身边有家人围绕,又可以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自己心爱的事业中去,程立斌深感幸福。他说有幸生活在这个美好的时代,唯有努力付出,不断拼搏,才能对得起党员这个称号,对得起这个崭新的时代,对得起家乡和祖国。
出品
苏州市吴江区总工会
新华日报社全媒体视觉中心
监制 陆斌 沈健民
策划 庾 康
协调 吴文青 王锦源 张峥 王红 赵军
统筹 王小峰
撰稿 李红梅
摄影 赵亚玲
摄像 曹凯琪 胡楠
后期 曹凯琪
片头 蒋文超
美编 朱 丽
往期链接:
新时代吴江“红色工匠”①|杨红蕾:匠心在岗位上熠熠发光
新时代吴江“红色工匠”②|王磊:来了,就不再离开
新时代吴江“红色工匠”③|沈建根:用持之以恒成就每一点改变
新时代吴江“红色工匠”④|余超:科技报国是党员对信念的最好诠释
编辑: 朱丽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