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咖啡屋。
余秋雨在《行者无疆》中写道 “更羡慕坐在咖啡座里的自己,只一闪,便觉得日月悠长,山河无恙。”太湖边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家“时光咖啡馆”,在此闲坐品茗,真的会觉得惠风和畅,岁月静好。
黄墅自然村全貌。
这里就是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黄墅村。西临太湖,东拥农田,周遭被森林防护带环绕,地理位置优越的黄墅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村后小桥流水风景宜人。
整洁干净的石板路小巷。
如何才能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应有的价值,让乡村真正成为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黄墅人在思考,在行动。2017年,黄墅村以“多元森林•匠心黄墅”为主旨,围绕森林、农田、工匠和村庄四大板块,精心规划打造具有江南水乡气质和文化底蕴的田园综合体。同时,该村利用既有的集体经济发展平台,致力打造“灵湖农业创意产业馆”、精品民宿、咖啡馆、茶吧、农家书屋等,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和文旅产业。
小桥流水人家。
家庭小花园。
上世纪50年代开始,黄墅村涌现出了大批木匠、泥瓦匠、漆匠等,农闲时外派做工,手艺好的带有徒弟。如今还有不少手艺人留在乡村,但大多年事已高。为复苏这一文化特色,黄墅村利用东北角的老旧厂房,改造提升为“匠心学社”,集中展示工匠文化,弘扬和宣传工匠精神,重新唤醒指尖的手艺,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传承和发扬传统手艺。
生态宜居。
走进黄墅村,满眼皆是粉墙黛瓦的传统样式民居,仿佛一幅水墨丹青,流淌着江南人家的灵动神韵。
露天茶座。
2020年,黄墅村进一步开发农文旅融合产业,持续做好共享农庄,先后通过探索多规融合、盘活闲置房屋、整合社会资本、搭建新型平台、挖掘匠心精神等,助推乡村特色产业导入及培育。这些举措的实施,带来乡村旅游人气不断攀升,共享农庄名片不断提质升级。
策划:肖 勇
文字:吴红梅
摄影:张炎龙
【往期回顾】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①|千年流韵的“金砖水乡”——祝家甸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②|宜兴丁蜀镇前墅“国宝”——活着的600岁“古龙窑”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③|兴化千垛镇东罗村——梦里水乡“鱼米香”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④|无锡羊尖镇严家桥村——江南古镇织出“双面绣”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⑤|有故事的漆桥古村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⑥|淮安老子山镇龟山村——“文旅融合”千年古村焕新颜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⑦|千年古村南京溧水石山下——且把他乡作故乡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⑧|连云港黄窝村——“渔味”十足的“黄金窝”
编辑: 张筠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