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社古村俯视图。
“锡澄武中心枢纽,江湖河汇合分流。”这副有趣的对联,标明了无锡市玉祁镇礼社村独特的地理位置。介太湖、运河、长江三水之间,近千年来礼社的文脉似水流淌。
村里的文化历史墙。
石库门、方砖楼、花墙、雕梁……走在礼社村长长的老街上,两侧明清至民国时期的深宅大院让人目不暇接。
礼社整体呈现街坊式肌理、“九潭十三浜”的空间格局,老街长200余米、宽3米多,街中段高两端略低并向北稍弯,人称“龙形街”, “龙首”是东街口的水池,“龙尾”是街西的薛家浜,整体上看仿佛一条汲水的苍龙。老街的排水设计也十分巧妙,雨后“龙背”的积水会分别流向首尾两头。
礼社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入选我国首批传统村落名录。
礼社始于南宋,早称吕舍。明朝成化年间,有薛氏到此定居,这里就被称之为薛家巷,后以江阴丛桂坊薛氏同宗的仁社而定名为礼社。由于河网交错,码头林立,在明清时期,礼社是江南著名的商业集散地。
村民早晨在小广场健身。
礼社村文化氛围浓郁,经常开展各种村民文化活动。
礼社村重视村民的素质培养,经常举办各种讲座 。
“礼社”蕴意“尚礼守法安居之地”,此地钟灵毓秀,人文荟萃,文化氛围极为浓郁。因村民重“礼义”教化,故而名人辈出,不仅走出了中国经济学术界薛暮桥与孙冶方“双子座”,还演绎了“一门四博士”和“一村四院士”的佳话。
经济学家孙冶方纪念馆。
经济学家薛暮桥故居。
被誉为“国手神刀”的微雕工艺美术大师薛佛影、著名国画家秦古柳、著名医学专家薛邦祺、教育家薛仲华、女性教育家薛正、实业家薛明剑、中国消防器材创始人薛震祥、两院院士秦伯益、原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薛禹谷……这些熠熠闪光的人物,都是礼社的儿女。在这个小小的村落,平均30人中就走出了一名副教授以上的专家学者,使得礼社成为名副其实的“教授村”。
礼社村有“龙舞之乡”雅称。玉祁龙舞已成为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毛伟骏 摄
礼社村还有“龙舞之乡”的雅称。据说明正德八年,皇帝明武宗朱厚照南巡玉祁,村民舞动黄青两条长龙恭迎,令朱厚照“龙颜大悦”,而后,舞龙之风便开始盛行,遍及各村,沿袭至今。目前,玉祁龙舞已成为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策划:肖 勇
文字:吴红梅
摄影:黄 丰
【往期回顾】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①|千年流韵的“金砖水乡”——祝家甸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②|宜兴丁蜀镇前墅“国宝”——活着的600岁“古龙窑”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③|兴化千垛镇东罗村——梦里水乡“鱼米香”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④|无锡羊尖镇严家桥村——江南古镇织出“双面绣”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⑤|有故事的漆桥古村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⑥|淮安老子山镇龟山村——“文旅融合”千年古村焕新颜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⑦|千年古村南京溧水石山下——且把他乡作故乡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⑧|连云港黄窝村——“渔味”十足的“黄金窝”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⑨|苏州临湖镇黄墅村——重拾乡村“烟火气”,沉醉江南田园梦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⑩|南京高淳垄上村——慢下来,在山野间感受“诗梦人生”
编辑: 张筠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