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东山镇三山村桥头自然村全貌。
“仙岛无仙人人仙,画中有画处处画。”在烟波浩瀚的太湖中,有三山、泽山、厥山三座小岛,考古发现,早在远古时期,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学者们将之命名为“三山文化”,证明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同样是孕育中华民族的摇篮。方志中,春秋吴国时就对这里有记载,所谓“吴王在道时,俗称三山门。”此后汉朝建乡,晋代始称蓬莱。如今,这里是苏州市东山镇三山村,290余户800余村民在此休养生息,传承文脉。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三山岛桥头古村俯瞰。
三山村总面积2.8平方公里,虽然面积不大,但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湖光山色,动静并存,是太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人称“太湖小蓬莱”。
三山村游艇码头。
自古以来,三山村就是太湖中沟通江浙两地的航运驿站,商贾云集、经济繁荣,古迹数不胜数,至今还保存着清俭堂、师俭堂和薛家祠堂等规模大、档次高的明清建筑30多幢。这些建筑以吴地文化为本,与中原文化、越文化、徽文化巧妙融合,兼收并蓄,别具风格。
二万一千五百年前的哺乳化石出土点。
国家地质公园,北宋花纲石采石遗址。
更难得的是,村在岛中、岛在村中,这里始终保持着自然优美的生态环境。在三山村,处处陡壁悬崖,奇岩怪石,独特峻峭的太湖石遍布,有的浑然天成,有的鬼斧神工,北宋后期这里是花岗石的重要产区。
三山村板壁峰。
在诸多石景中,板壁峰、十二生肖石久享盛名,三山村以苏东坡当年所书“皇家采石场”为依托,对开采太湖石留下的姿态万千的旧石群进行了保护性开发,辅以亭、桥、池、榭,打造了逸趣横生的景观园林。
三山村特产马眼枣
三山岛上还遍植马眼枣树,有的树龄已逾500年。马眼枣酥脆爽甜,已俨然成为了三山村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几乎家家户户都在自家院前种上几棵马眼枣树,树下养上几只鸭子,过着有滋有味的田园生活。
三山村年初五放生活动。鲍建国 摄
村民歌舞表演。鲍建国摄
三山岛桥头古村老街。
借力优美的环境、丰富的资源,三山村正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集体经济也飞跃进步。随着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不断提升,三山村迎来了大批游客。村民纷纷开起了农家乐,一家家走上了致富路。
策划:肖 勇
文字:吴红梅
摄影:张炎龙
【往期回顾】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①|千年流韵的“金砖水乡”——祝家甸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②|宜兴丁蜀镇前墅“国宝”——活着的600岁“古龙窑”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③|兴化千垛镇东罗村——梦里水乡“鱼米香”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④|无锡羊尖镇严家桥村——江南古镇织出“双面绣”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⑤|有故事的漆桥古村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⑥|淮安老子山镇龟山村——“文旅融合”千年古村焕新颜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⑦|千年古村南京溧水石山下——且把他乡作故乡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⑧|连云港黄窝村——“渔味”十足的“黄金窝”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⑨|苏州临湖镇黄墅村——重拾乡村“烟火气”,沉醉江南田园梦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⑩|南京高淳垄上村——慢下来,在山野间感受“诗梦人生”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⑪|无锡玉祁镇礼社村——尚礼守法名家辈出的“教授村”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⑫|镇江丹阳柳茹村——集齐四朝老建筑的江南佳丽地
编辑: 张筠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