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市别桥镇塘马村鸟瞰。
“来的不是客,都是塘马人。”这样亲切的说辞,在常州溧阳市别桥镇塘马村,已成为大家见面的口头禅。越来越多的外乡人走进塘马,感受美好,品味乡愁,找到N个爱上塘马的理由。
村里村外稻香阵阵秋意浓。
言及塘马的地理位置,那是相当优越:“碧波飞白鹭”的塘马水库就在左近,“人在画中行”的溧阳一号公路穿村而过,这里是“花海灿如霞”别桥原乡旅游核心区。
村里人还延续着传统生活习惯。
关于塘马地名的由来,有着一个悠久的传说呢。春秋战国时期,伍子胥路过塘马村时遇追兵,其战马不幸溺水而亡,他只得将心爱的战马葬于此地。后伍子胥被吴王封为“相国公”,他专程来此祭奠战马,并封此地为“塘马”。
新四军塘马战斗纪念广场。
塘马也是刘氏故乡,村民多为汉王刘邦一支的延续,历来崇文尚书,礼耕义种。这里也是“红色村”,新四军军史上著名的塘马战斗就发生在此处。
村头丰收图。
隔山绊水,是游子永远回不去、乡人永远离不开的原乡。塘马一直保留着“原乡”的味道,没有工业环境污染。三面环水的古村落,村中“十字形”传统街巷格局至今依然清晰,并保有多处传统民居建筑,成为承载着田园乡愁的精神自留地。
夕阳西下,村民们劳动归来。
为给原乡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塘马以特色田园乡村为建设目标,结合本土结构肌理及地方特色,整合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进行了跨越式的探索。
村民用上太阳能光伏。
独具创意的网红掼蛋屋。
百合文苑、美音梨园构筑起精神享乐之地;原乡面馆、看菜吃饭、以茶代酒勾起了人生之味;战斗广场、本乡本土拾起了历史之镜;邻里中心、纪念广场串起了原乡之情。在塘马,你可以穿上戏服学唱“锡剧”,也可以停驻脚步,细细品味墙上的各种3D立体壁画,感受扑面而来的艺术气息。
白墙上的乡村田园图。
柿子熟了。
如今,塘马村已是溧阳一号公路重要的乡村驿站之一,成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新篇的成功典型。“文艺塘马,睦邻原乡”,塘马村正呈现出一幅村美、业兴、人和的美丽画卷。
策划:肖 勇
文字:吴红梅
摄影:余萍 陈暐
【往期回顾】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①|千年流韵的“金砖水乡”——祝家甸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②|宜兴丁蜀镇前墅“国宝”——活着的600岁“古龙窑”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③|兴化千垛镇东罗村——梦里水乡“鱼米香”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④|无锡羊尖镇严家桥村——江南古镇织出“双面绣”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⑤|有故事的漆桥古村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⑥|淮安老子山镇龟山村——“文旅融合”千年古村焕新颜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⑦|千年古村南京溧水石山下——且把他乡作故乡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⑧|连云港黄窝村——“渔味”十足的“黄金窝”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⑨|苏州临湖镇黄墅村——重拾乡村“烟火气”,沉醉江南田园梦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⑩|南京高淳垄上村——慢下来,在山野间感受“诗梦人生”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⑪|无锡玉祁镇礼社村——尚礼守法名家辈出的“教授村”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⑫|镇江丹阳柳茹村——集齐四朝老建筑的江南佳丽地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⑬|苏州东山镇三山村——意趣盎然的“太湖小蓬莱”
编辑: 张筠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