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旅游观光、休闲、古吴文化体验为一体的九里风景区。
黛瓦白墙、树碧稻黄、阡陌纵横、惠风和畅……这是一幅淡雅隽永的水粉山水画卷,是人们心目中江南最典型的样貌。走在镇江市丹阳延陵镇九里村,让人感叹:历经2500年风雨,这个香草河畔的古老村落却愈久弥新,更具风韵。
俯瞰以季子庙为核心的寺庙建筑群。
这里是古吴文化的发祥地。公元前561年,吴王寿梦病重将卒,因季子贤能,想传位于他,但季子谦让不受。寿梦去世后,长子诸樊接位,服丧期满后让位季子,季子又坚辞不受。诸樊当政13年,卒前遗命传位于弟余祭,并依次传位季子,季子仍不就。这就是著名的“三让王位”。
季子执剑圣像。
季河桥为花岗岩单孔石拱桥,曾为古延陵八景之一。
季子去世后就安葬于现在的九里村,其第四个儿子在此定居守墓,并逐步形成村落。以吴文化为背景,九里村建有以季子庙为核心的祠庙建筑群。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拜谒季子庙后,曾写下诗云:“延陵有宝剑,价重千黄金。”
十字碑亭孔子手书“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十字碑。
史料记载,季子庙前有沸井百余口,现存六口,三清三浊,景观奇特。
除了季子庙,九里村还有十字碑、消水石、季河桥等名胜古迹,更有独特的奇观异景——沸井涌泉。在季子庙,六口古井一字排开,井水三清三浊,各相距尺许。走近细瞧,井内水面翻腾鼎沸,滚浪有声,令游人稀奇不已。此外,在庙周边的河沟水塘内,还有多处沸泉在滚涌,从不停息,乡民们谓之为“龙潭”、“沸潭”。
整村迁建的九里新村与九里村隔河相望,目前已有400多户九里村民搬进了新居。
地处茅山老区的九里村,也是当年新四军抗日的战场,九里战斗就发生在这里。这次战斗再次打出了新四军的军威,开创了新四军在江南战场歼灭日寇的新纪录,就是所谓的“延陵大捷”。
大棚内种植的草莓、时蔬等特色产业使村民收入不断提高。
自给自足的生活让村里的老年人乐不可支。
近年来,九里村以田园水乡为基调,以季子文化和古井文化为核心,整合吴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该村农业特色产业布局合理,着力发展有机水稻种植、鱼虾养殖、苗木栽培、生态旅游、农耕体验等,村民收入不断提高。
邻里团结、安居乐业。
历史文化在此驻足,古风民俗为之骀荡。香草河畔,一边是石桥古街,一边是九里新村,古朴幽静、香火缭绕的季子庙见证了传统与现代在九里村的碰撞。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被九里的朝霞暮色吸引,来此访梦里的老家寻如歌的乡愁,坐季河桥边汲一壶沸井水,怡然乐矣。
策划:肖 勇
文字:吴红梅
摄影:于先云
【往期回顾】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①|千年流韵的“金砖水乡”——祝家甸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②|宜兴丁蜀镇前墅“国宝”——活着的600岁“古龙窑”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③|兴化千垛镇东罗村——梦里水乡“鱼米香”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④|无锡羊尖镇严家桥村——江南古镇织出“双面绣”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⑤|有故事的漆桥古村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⑥|淮安老子山镇龟山村——“文旅融合”千年古村焕新颜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⑦|千年古村南京溧水石山下——且把他乡作故乡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⑧|连云港黄窝村——“渔味”十足的“黄金窝”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⑨|苏州临湖镇黄墅村——重拾乡村“烟火气”,沉醉江南田园梦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⑩|南京高淳垄上村——慢下来,在山野间感受“诗梦人生”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⑪|无锡玉祁镇礼社村——尚礼守法名家辈出的“教授村”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⑫|镇江丹阳柳茹村——集齐四朝老建筑的江南佳丽地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⑬|苏州东山镇三山村——意趣盎然的“太湖小蓬莱”
江苏省传统村落巡览⑭|常州溧阳别桥镇塘马村——从传说中走出来的“文艺”古村落
编辑: 张筠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